|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焦梦)通过就业辅导员给企业、残障者提供岗上持续的就业服务,建立同事间的多重支持,最终实现残障者就业,这种新的就业培训模式目前正在中国各地发展。2014年8月19日,来自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顶级就业专家,与来自全国的近150名残障就业专家和实务者,共同探讨中国心智障碍者就业的可行模式。
此次“第四届心智障碍者支持性就业国际论坛”由中国智协、国际劳工组织、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就业指导中心、心智联会、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和北京市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朝阳区残疾人联合会、亦能亦行身心障碍研究所协办。
现状:心智障碍者就业率堪忧
全国第二次残疾人口普查显示,障碍人士就业率不足四成,而心智障碍者是所有残疾人中就业最为困难的之一。中国大陆有超过1200万的智能和发展障碍者,而他们平均就业率不足10%。中国政府通过了《残疾人权益保护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其中包含有关障碍者就业的积极措施,要求所有公共和私有企业保留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障碍者就业机会。然而,许多公司仍然宁愿支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聘用他们。
“心智障碍者就业比其他的残疾人更加困难,虽然中国的残疾人保障法有按比例就业的规定,但是按比例就业对于心智障碍者来说难上加难。”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张宝林主席分析说。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在会上透露了一组数字:截至2013年底,全国城镇已就业的残疾人达445.6万人,农村残疾人在业或有生产劳动的残疾人也达到了1797.2万人。然而这与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总数相比,比例依然不是很理想。虽然在促进残疾人就业领域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城乡间地区间的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在国家就业局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残疾人就业更是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据程凯介绍,中国残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城镇残疾人的登记失业率10.8%,另外一个数据也显示,在城市和农村依然主要依靠家庭和亲属和供养的残疾人分别占到41.6%和68%,将近一半的残疾人主要依靠较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和亲属供养来维持基本生活。
而在其他国家,心智障碍者的就业率同样远比其他障碍者低得多,他们在解决上述就业难题中,摸索出了“支持性就业”模式,即让障碍者在竞争性岗位的就业,包括在融合的工作场所有偿的工作,并获得持续的支持。目前中国在七个试点地区(北京、湖南,广西,山东,广东省和大连、长春市)开展上述模式的探索,目前已经积累了近200例成功就业;以北京市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为例,在10年的时间里,成功支持70多名智障人士在融合的工作环境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