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对于养老问题有忧虑者的比例出现大幅上升,有超过32%的受访者,表示出对养老问题非常担忧和比较担忧,尤其对于养老照料问题上升比例更大。
据介绍,2006年10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针对“如何养老”这个话题,对北京、上海、广州、洛阳、绵阳5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辽宁锦州北宁、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5个小城镇及其周边5个农村地区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入户调查。本次调查,针对2703名城镇居民和1077名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访问,共获得3780个成功样本,受访者年龄在15~65岁之间。
本次研究发现,尽管依然存在养老费用来源的城乡差别(城市主要靠社会统筹,农村主要靠子女养老),但养老费用的来源已不再单纯依赖某一渠道了,而是呈现多渠道并举的特点,每一种渠道承担的比例大都在50%以下,认为某种渠道承担比例应超过一半的,如“子女或者是家族中的其他晚辈”这个对所有受访者选择比例最高的渠道来看,也仅有26.6%。
而认为政府应承担的比例在20%及以下的占到45.7%,有关专家表示,这说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举措已经深入民心,原来完全靠政府的传统观念已经被打破,人们已经逐步认可多种渠道养老的观念,政府在承担养老方面的责任在逐渐减轻。(周凯)
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11日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中国自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少生了4亿多人,拆除了“人口爆炸”的引信,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而且比其他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提前半个多世纪跨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报告指出,自1973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后,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低于更替水平。二是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三是人口素质状况明显改善。15岁以上国民人均受教育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4.5年已提高到目前的8.5年左右;总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显著下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明显上升,大学以上毕业生由1982年的610万跃升到2005年的7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妇女地位显著提高。四是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三分之一,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五是为世界人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供了宝贵经验。
为落实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关于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由蒋正华、徐匡迪和宋健同志任组长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集中了包括十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300多位专家学者,自2004年2月至2006年4月,对科学发展观、人口发展态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重大关系等3个分课题及其42个子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和专题研究论证,形成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11日公布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进入21世纪,这部分人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将使生育水平有所提高。
报告表明,全国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报告提示,2005年以后,中国新进入婚育年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到2020年,20-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