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前,中央相继召开的经济和农村两大会议,均将2007年的“三农”工作放到了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宏观全局高度对“三农”工作作出总体部署之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进一步作了具体安排。金融业应高度重视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精神的新变化,以便作出相应的布置和调整。
变化之一,中央首先是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放松“三农”工作的苗头敲了警钟,严厉强调了“三农”工作的战略重要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三农”工作列为2007年经济工作八大主要任务之二,提出了“三不”指导方针: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将“三不”方针扩展为“四不”,专门增加的另外“一不”是: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
变化之二,中央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而稍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将“着力点”上升到了“首要任务”的高度,显见中央对现代农业的愈加“垂青”。
变化之三,中央明确提出支农惠农政策不只是要巩固、完善,而且要进一步加强。当前农业和农村出现了多年期盼、十分难得的好局面,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越是在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因此,惟有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取少予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经济,引导新农村建设健康推进。
中央关于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的精神,很快就在财政政策上体现出来:2007年我国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将用于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和比重均超过2006年。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透露,2007年将继续认真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土地出让收入要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要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2007年将让公共财政的阳光进一步照耀到广大农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日前也建议,要“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结构合理、目标清晰的农业投入机制,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如果说财政是农业投入的一条腿,那金融则是农业投入的另一条腿。金融业如何适应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新精神、新变化呢?
首先,农村金融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原则不动摇,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继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随着农业农村的稳步发展,随着国家财政对农村投入的日渐扩大,农村的生产力和消费能力必将日益增强,因而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消费能力也必将日益提升,农村金融将迎来越来越广阔的空间,金融在农村的发展不会是无所作为,而是将大有作为。其次,要坚持适度竞争原则,将多元化所有制金融机构引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随着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年关前的发布,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望有效提高。再次,要坚持整体布局原则,今年在考虑农村信用社改革、邮政储蓄改革、农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定位问题时,都应按照为农业农村服务的宗旨进行通盘考虑。第四,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应当把农业政策性保险作为今年新增的一项重大支农政策,将保险费补贴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第五,要研究如何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发展现代农业的六大总体思路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六个方面,应当是今年金融服务的"主攻方向"。
事实上,农村金融并非如一些人所讲的那样总是"吃力不讨好"。如农业发展银行2006年以来在山东、江西、重庆、福建四省开展了农业小企业贷款试点,截至2006年11月末,农发行4家试点分行累计向152个项目发放贷款9.6亿元,利息收回率达100%。从该行试点看,农村金融也是可以实现安全性、收益性、社会性三者兼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