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南京古南都饭店经营层成功收购全部日方股本。而有民资组成的古南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最大的股东。这是江苏省首例民资收购外资投资案。(葛立成 解力平 张宗和)
经济强引擎:
“半壁江山”与“三分天下有其二”
在外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沪苏浙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民间资本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强引擎”———这是从长三角地区的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空间分析得出的结论
过去数年中,民间资本的集聚,以及它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成功诠释了“有实力才有魅力”的说法
长三角地区的民资实力,仅从占据GDP的“半壁江山”与全社会固定投资“三分天下有其二”这两个响当当、硬梆梆的指标中,就能突出地反映出其实力与魅力。
先看“半壁江山”
2002年,沪苏浙三省市以占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3.2%的GDP。在这2.37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已占有“半壁江山”,其中仅非公有制增加值(10792.89亿元)即占到了45.5%。
分省市看,这一年,浙江767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360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7%,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增加值为406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3%,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其中个私经济增加值为345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私经济零售额为1869亿元,增长14.9%,所占比重达65%。
江苏与上海,同样显示出了民资的上升趋势与巨大潜力。
江苏省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其创造的增加值在10636.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47%(4999亿元),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28.3%。
上海市2002年5408.7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80.87亿元,比上年增长5.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27.89亿元,增长23.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6%上升到31.9%。
再看“三分天下有其二”
去年,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非国有投资达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7%。
同年度,江苏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424.1亿元,增长10.8%;集体经济投资394.5亿元,下降1.5%;私营个体经济投资767.7亿元,增长45.3%;其他各种经济类型投资1262.9亿元,增长16.0%。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19.9%,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
上海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8.4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国有经济投资752.78亿元,比上年下降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9%;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5.1%;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394.9亿元,比上年增长9%;民间投资1010.73亿元,增长15.9%,比重由上年的43.7%上升到46.8%,其中私营企业投资162.7亿元,增长37.9%。
一般说来,在拉动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是驾辕之马。投资的增长不仅会带动消费和出口的增长,而且还会形成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而民间投资又是所有投资中最活跃的因素。
以浙江为例,1978—2002年的24年间,浙江民间投资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其中1999—2002年3年间,全省民间投资的年均增幅更高达25.1%,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中的比重由55.6%提高到了59.4%;如果加上外商、港澳台投资等的份额,则浙江非国有投资的比重已达67%以上。民间投资的活跃,使得民营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新增就业的主要安置渠道。
未来发展中,当国有投资遭遇一些“无可奈何”,当扩大内需与增加出口要看别人“脸色”时,民间投资显然更有了大显身手的优势
活跃民间投资,在沪苏浙下一步的经济增长中,更有着意味深长的意义。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民间投资乏力,经济增长就缺乏持续的动力。
“九五”和“十五”期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的国债项目和地方政府主动进取的背景下,沪苏浙三省市的国有投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作用极大,而且,还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国债不可能无限制发行,且存量国债的偿付期已陆续到来,因而一味依赖国有投入,势必难以有效启动下一轮的经济增长。
显然,在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无论是浙江的“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还是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和上海的“173计划”实施,惟有进一步活跃民间资本,充分地释放它们的潜能,才能顺利推进,从而实现长三角地区率先基本现代化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另一方面,活跃民间投资也比扩大民间消费和民营出口更为重要。
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自不必说。不过,从总体上扩大内需,毕竟受制于国际、国内的经济、政治等许多因素以及一些难以预料的突发性事件。例如,内需的扩大受居民支付能力和购买欲望的制约,进而受可支配收入、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的制约。同样,出口的增长也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供求变化、汇率波动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充分动员长三角区内丰裕的民间资本和积极引进外资,可以使地方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民间投资的潜能可以用“巨大”来形容。仅从2002年末长三角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情况看,浙江省为523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70.4亿元,增22.8%;江苏省为6701.2亿元,比上年增20.8%;上海市为4915.54亿元,当年新增1020.48亿元,增26.2%。均大大高于全国17.1%的平均增长幅度,且三省市合计在该年全国9.4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占到17.9%。如果加上手持现金、企业存款余额等,则长三角民间资本的总量更为可观。
据估计,浙江1999年全省民间资本总量为5650亿元,2000年为6000亿元,2002年达8300亿元。据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最新的测算,“十五”期间,浙江全省民间资本形成能力可达到9300亿元,这将为民间投资的继续快速增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这是怎样的可资利用的巨富!
民资总动员:
缺的不是资本,而是环境
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增长,缺的不是民间资本,而是资本运作的良好环境与发展空间。作为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构建者和维护者,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对于民间投资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其中关键,在于“扩展空间”与“平整场地”
变“与民争利”为“让利与民”
从目前来看,民间投资已在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中取得长足的进展,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建筑业,而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领域、第三产业的许多部门中,民资仍然“举步维艰”。即便是国家法律和政策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一些领域和行业,民营企业的进入和发展也存在着不公平竞争。
毫无疑问,按照效率的原则,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市场、清除障碍,并在竞争中实现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是动员并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观点是,凡有一定赢利能力的部门、行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项目,均应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轨道,鼓励民间投资有序地进入;凡已经或准备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应首先取消对国内民间投资的限制。不要“与民争利”,而要“让利与民”。
首先,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垄断经营的行业和范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方面,以往一直规定对民间投资进行限制的一些领域,现在看来也需要具体分析。那些原本认为必须垄断经营的,诸如航空、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铁路、公交、电信和医疗等所谓“自然垄断”部门,现在看来,除一些独占性很强的管网设施和核心业务,或者仍需政府垄断经营、或者仍需公共政策调节之外,都可以向民营经济开放,让民间投资进入,实行竞争性经营。
至于民间投资的流动方向以及产业选择,最终的决定力量还是市场。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吸纳民间投资,国企的进一步改组、改造和国资在不同行业间的有效“进退”,实在难以想象。因此,引导民间投资进军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领域,或通过收购兼并等进入国有经济的“退出”领域,将是长三角三省市动员和利用民间投资的重要环节。
创造民资新舞台
近年来,浙江“吉利造车”、“均瑶包天”和“民资造桥”等一系列现象已表明,民间投资正在努力进军新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它们正由一般制造业向更多行业和领域拓展和延伸,日益形成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投资收益稳定的交通、通信、能源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全可以成为长三角民间资本的新舞台。
长三角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必须由一大批这样的以民资为主或民资参与的投资项目来予以支撑。
那么,如何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呢?我们提出四项对策。
其一,继续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限制。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理应在市场准入问题上走在全国前列。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也可以通过项目分割的方式组织实施,或适当延长项目特许经营权期限。
其二,着力降低市场准入成本。投资项目的搜寻成本,立项、审批的时间成本,跨区域投融资的机会成本都还较高。要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特别要打破行政分割局面,统一长三角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统一投融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等,逐步提供一体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其三,尽快建立和完善民间投资的支持系统。要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并探索发展民间金融市场和非国有金融机构。对由此出现的一些问题,应逐步规范,不可因噎废食。
其四,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通过投资形成新的增长点。如电力建设,民营银行,高新技术产业,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等领域。(葛立成、解力平: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宗和:杭州商学院教授)
人民网-华东新闻 2003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