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送礼调查:拜年恭贺变“公贺” 漂白礼金进腰包

2012年02月21日10:4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公款 送礼 礼品 礼金 食品 福利 公务员 节日 单位 干部 群众

公家送礼发“福利”

邻居小唐夫妇都在某乡政府机关工作。今年春节前,为了感谢我们经常为他们照顾孩子,小唐夫妇送来了花生油、牛肉和酒,还有一件高档羊毛衫。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们实在不敢接受,极力推辞。相持了好久,小唐道出了“真情”:“这些东西都是政府机关送的,又不是花钱买的。再说我们离老家远,用不了就坏了,客气啥呢!”

他爱人把我爱人拉到一边,开导说:“嫂子,不瞒您说,自从公务员实行‘节日补贴’后,不准发福利。但每逢重大节日,政府机关之间都互相送礼,并且都是商量好的,你送吃的,我送穿的,他送花的,人人有份。但本单位不能发本单位买的东西,以免违反规定。其实,这都属于正常的工作关系,友好合作,礼尚往来,不足为怪。”话说到这份上,我们也就毫不客气地收下了礼物。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公务员,原来政府机关有如此诱人的“潜规则”。(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边增进)

拜年恭贺变“公贺”

春节前后,各单位礼尚往来、互致祝福,无可厚非。然而,这期间,一些单位和个人趁过年请客送礼搞“感情投资”:各种名目的团拜会、“鸿门宴”排满了高档酒店的各个档期。

值得一提的是,少数人打着为了单位办事方便的旗号,想方设法用公款相互请吃。下级到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家中走访拜年,给领导孩子送“压岁钱”,赠送高档礼品、有价证券、购物卡等,表面看是恭贺新禧,实质是“公贺新禧”。一些领导干部也心知肚明,心安理得地笑纳下级“公贺”的钱物。

“公贺”新禧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在以后能得到相应的关照。比如,正常申报的项目能顺利得到审批,依法申请的经费能及时得到拨付,还有就是为自己的升迁之路铺平道路。这种变了味的“年礼”,既违反了纪律,又损害了领导干部形象,还助长了不良风气。如此“礼尚往来”,不仅“拜”坏了党群干群关系,还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 (湖北武汉市盘龙城 王 涛)

漂白礼金进腰包

某单位与地方几乎没有什么业务往来,人事权也不在地方,与地方平行的单位更是老死不相往来。几年前,上级派来一名“会来事”的“头儿”,春节前突然让后勤准备几十份礼金,分别是上级单位领导每份5000元,地方单位领导正职3000元,副职2000元……如此一来,每年春节仅礼金一项,单位就要花掉数十万元,还美其名曰“拥政爱民”的需要。据了解,每年这笔钱真正送到贫困人家的,仅有一二户而已,且每户不超过400元。如此先例一开,此风就蔓延下来,单位现在每年都例行公事,用这种方法来送礼。

对内“开源节流”,对外“广施礼金”。有人说,这领导是不是脑子进水啦?凭什么把自家的钱送给别人花。后来经人点拨才恍然大悟:送出去的是公家的礼金,收回来的却是自家的“红包”。如果每年将几十万的礼金全部变为己有,再强势的单位领导也无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最起码会计也会掌握情况。以“礼”的形式送出去,每份2000元、3000元,做账目的时候又是公对公,查账也没事。花样一变,单位正常对外交往费用几十万元出去了,名正言顺,会计自不必说了,所有干部职工也无话可说。即便是审计单位来查账目,用于相互慰问的礼金,也成了最好的说辞。(江苏仪征市 登月村人)

“笼统发票”有名堂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接触到很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不少单位“礼品”开支在总支出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支出科目里,不少原始发票所开的品名笼统地称为“礼品”、“食品”、“办公用品”等,至于购买了哪些礼品,礼品的用途、去向等没有注明。

出现这类比较“含蓄”的发票,原因有三:一是不便说出其中的详情,给受用的具体单位、部门或个人留点情面,以防给该单位日后的工作带来不便;二是不愿意说出其中的原因,以防止给本单位的工作带来被动;三是不敢说出其中的缘由,害怕得罪了有关人员,对本单位或自己的发展升迁有影响。

在审计时,有财会人员坦言,单位买的一些礼品、办公用品主要用于送礼,包括上级领导、友邻单位、业务往来对象、检查组人员。虽然在账面上没有注明礼品的来龙去脉,但他们心里有本“备忘录”,一一记下了礼品的用途、去向。

一些礼品商店为了经营收益,凡购买的物品均可以出具“礼品”、“食品”发票,且品名、数量甚至金额等,均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更有甚者,会将发票撕给顾客,让顾客随意去填。有的商家主动热情提供“变通”,以达到商家与顾客的“双赢”。

出现“笼统品名”发票,看似小事,实质上是为公款送礼披上合法外衣,以掩人耳目。 (江苏南京市 方 敏)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