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省梅州市消灭取款空白行政村1720个

2013年12月09日15:4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广东 云浮 梅州 金融运行报告 经济金融指标 助农取款 一本三有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实习生 杨霄霄)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日前发布了《2012年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报告列举了各项2012年广东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广东云浮、梅州市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把信用体系建设、金融产品创新与社会管理等有机结合,促进了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和谐、农民乐业安居,其创新的实践经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以信用建设创新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微观基础

一是搭建征信平台,形成金字塔式的农村信用管理共建体系。云浮市郁南县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征信中心;梅州市率先建立地市、县(市)征信分中心和乡村金融服务站。二是开发信息查询与评价系统,打破部门间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云浮市开发的企业系统覆盖全市所有企业和个体户,农户系统 2012 年末信息采集人数占全市农村人口的 79.2%。梅州市自主研发集信息录入、评级、查询、共享、产品创新、社会管理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户诚信信息服务系统,信息采集覆盖全部行政村。三是开展信用村(镇、户)创建活动,重塑农村良好信用环境。

二、以政策工具创新引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方向

在国家一系列规划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广东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部门制定《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创新推出“支农再贷款+信用户”、村镇银行发起人担保等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资金杠杆作用,2010 至 2012 年累计分别向云浮、梅州发放支农再贷款 13 亿元和 6500 万元。

三、以支付体系创新疏通农村金融发展流动血脉

大力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和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不断改善农村支付服务水平。截至 2012 年末,云浮市 847 个行政村设立服务点 893 个;梅州市设立服务点 2694 个,消灭取款空白行政村 1720 个,实现了农村支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

四、以金融产品创新激发农村金融发展活力

一是探索抵押创新,盘活农村金融资源。云浮市郁南县以“一本三有”(本地户口、有“较好”以上等级信用、有 50%以上建房基础、有可流转抵押物)为前提,试点 “农村建房抵押贷款”,截至 2012 年末,共为 115 户农户授信 278.2 万元。二是加大产品创新,构建“造血式”扶贫。推出油茶宝、慈橙宝等特色涉农信贷产品,建立“担保基金+金融机构+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融资模式,解决农户无担保、无抵押问题,实现由生活性帮扶向生产性帮扶转变。三是健全基金保险,构筑农业风险屏障。梅州市推动各县 (市、区)政府建立风险担保基金,形成采集、授信、评级、贷款、风险补偿“五位一体”良性循环机制。

五、以金融服务创新推动农村金融环境有效提升

创新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方式,在乡村金融服务站开设宣传栏,组织编印、发放涉农金融服务刊物。打造“一站式”业务平台,截至 2012 年末梅州市共开展金融业务下乡 4800 多场次,累计授信农户 10.4 万户,发放贷款 54.8 亿元。发挥征信服务的社会管理功能,将信用行为、邻里关系、计划生育、赌博等社会信息纳入征信系统。 通过金融改革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使土地等生产要素盘活和信贷资源回流“三农”,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二是依靠党组织开展信用村、户创建工作,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找到了工作抓手,增强了凝聚力。三是通过征信建设与社会管理有机结合,运用利益引导的办法让群众遵纪守法,改进了乡村治理模式。四是通过构建“讲信用有激励、不讲信用受约束”的激励约束网,增强了农民信用和金融意识。五是盘活了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金融要素,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破解了土地集约化难题。

下一步,应按照“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立足长远”的原则,坚持人民银行的指导督促作用、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金融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土地要素改革的基础支撑作用,推进信用信息的金融化、社会化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三农”的投融资体系和农村土地金融市场,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