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本报记者 刘 霞 综合报道
纵观诺贝尔奖112年并不算十分漫长的历史,其一直充满争议,这些争议或许撕破了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完美无缺。但是,也正是这些争议为其增添了别样的色彩,让其从神坛走下,生机盎然地走入历史长河。
当美国著名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被问到他最想同哪位已故人士交谈时,他说:“我的父亲,我会告诉他我赢得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受人尊重,这一点毫无疑问,费曼的回答也是一个佐证。但是,诺贝尔奖也有如一株大树,有地上光鲜的一面,也有地下不为人知的并不那么“高贵”的另一面。
声名卓著
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瑞典著名发明家和工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1895年立下遗嘱,用其大部分财富(3100万瑞典克朗)创办一个基金会,每年将一定数量的奖金授予“在上一年为人类做出最伟大贡献的人”。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奖首次颁奖。1969年,新增了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拥有如此卓越的声望,使得很多著名的奖项都试图同其比肩。比如,国际数学家大奖菲尔兹奖私底下也被称为“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于2012年7月捐资设立的国际物理学奖——尤里·米尔纳基础物理学奖被称为“俄罗斯的诺贝尔奖”;另外,以色列实业家和慈善家沃尔夫创办的沃尔夫奖也被誉为“以色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因为其获奖者后来很多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另外,比较重口味的搞笑诺贝尔奖则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其名称来自Ig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的结合,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纷争不断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诺贝尔奖也一直饱受争论。例如,2008年,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利川敏英和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因为“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随后,这一消息却在意大利物理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据媒体报道,意大利物理学会对小林诚、益川敏英两人提出了质疑,他们称“诺贝尔奖被日本偷走了”,他们为这两人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的罗马大学教授尼古拉·卡比博没有获此殊荣深感不平。另外,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的研究人员也表示了同样的质疑。
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在1973年提出了“小林-益川理论”,认为构成基本粒子的夸克至少有6种,且可以相互转化。而卡比博早在1963年就提出了作为该理论基础的设想。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纠纷,是因为诺贝尔奖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不能超过3个。
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这样的事件并非孤例。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日本东京教育大学的朝永振一郎、美国哈佛大学的朱利安·施温格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费曼,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所作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证明了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提出的变分法方法和费曼的路径积分法的等价性,从而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做出决定性贡献的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却与该奖无缘。
此后,不出所料,量子色动力领域的研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一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泽、弗兰克·维尔泽克发表的一篇论文和荷兰物理学家杰拉德·特·胡夫特发表的另一篇论文。幸运的是,胡夫特和另一位荷兰科学家马丁努斯·韦尔特曼因为“在理论上解释了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而荣膺199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就使得上述三人得以获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