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从来就不是一道算术题

2013年03月28日11:3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消费体制 算术题 9000亿 第一步 人民日报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科目 监督权 民间社会

日前,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以“三公浪费的治理”为主题的沙龙,与会专家估计,近年来,全国三公消费总额突破了9000亿元,相当于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的10%。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回应道,三公经费肯定没有9000亿这么多,从近两年预算的角度来看,三公经费逐年下降,“三公经费绝非越少越好,更多应该强调‘适度’。”(3月26日《人民日报》)

在中国,很多数据似乎注定是个谜,三公消费就是其中一个。不过,尽管针对三公消费额度各方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缺乏明确数字统计和说明之前,即便相关三公消费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待确认,对三公消费饱为诟病的民间社会显然是更倾向相信于“较大值”。

诚然,站在官方的角度,摸清楚三公消费确非易事。从主观方面看,三公消费首先耗用的是公帑,让既得利益者主动公布利益多寡,无异于强化自我监督,从思想上就很容易起抵触;从客观方面讲,中国预算机制以及监控三公消费的相关制度还有相当缺漏,这不仅导致许多难以统计的三公消费在体制外循环,还导致不少三公消费本身难以界定,例如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在外面吃饭、娱乐,却由企业买单,这该不该统计到三公消费里面呢?

然而,三公消费从来就不是一道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术题,其关键不在于表面数据的大小,也不在于是否“逐年下降”,而在于每一份公帑是否用得恰到好处――三公经费固然绝非越少越好,但问题的是,又拿什么来证明眼下的三公消费生态就是正常的呢?如果是适度的合理的三公消费,用得再多,也可理解,相反,不合理的三公消费,即便只是一分钱的滥用,也让人如鲠在喉。回避着一点,即便我们摸清楚三公消费这本账目,意义并不大。这一点,从多地多部门公开三公消费时,除却几个功能类数据,再看不到更具细化的、一目了然的小科目,也看不出各项支出具体情况,进而让人们感叹“雾里看花”,就足以说明问题。说白了,人们对三公消费数据孜孜追寻,不过是公民知情权、监督权于三公消费面前无法充分释放的表征。

正因如此,财政部有关专家回击“三公经费9千亿”时,语焉不详纠结于“肯定没有9000亿”,更像是答非所问――任何试图在“9000亿”这个数字上做加减法之类的表面文章,于社会期待而言,都是徒劳的。弄清三公消费的数额并向社会公开,只是我们解决三公消费问题的第一步;更何况,哪怕就是这个“第一步”,也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好。

在笔者看来,筑牢解决三公消费问题的基础,建立针对三公预算公开有效的法治体系、行政考核和监督制度等,乃当务之急。一方面,有必要抓紧制订预算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既要避免三公消费体制外循环,还要明确预算监督的主体、程序、内容、后果等。另一方面要全面构建起人大监督、公众监督等多种监督途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要求建立信息公开的社会评议制度,而三公消费公开,无疑是信息公开最核心的内容,因此理当建立起专门的三公消费公开社会评议制度,由民意给各部门消费公开工作打分。

总之,解决三公消费问题要欲取得较大突破,既需要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和中央、地方的强力推进,又有赖于体制内的人大质询、特定问题调查、预算修正等各项政治权力的启动,还有赖于民间社会的建议、批评等公民权利渠道的畅通无阻。至于三公消费究竟用了多少钱,从来就不是什么问题。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