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明确城镇化具体目标 将更注重提升质量

2013年03月13日13:3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城镇化率 政府工作报告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目标 省份 做大做强 水分 提升质量 中国经济周刊

盘点31个省区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各省争说“城镇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赵明月 赵剑云

截至3月3日,全国各省份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已全部出炉;与2012年相比,今年各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城镇化”已成为绝对的关键词。

几乎所有省份都将“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未来主要任务之一。许多省份既提出了宏观的城镇化目标和规划,还列出了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普遍要求提高城镇化率、城镇化速度的同时,许多省份表示未来的城镇化将更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

多省份明确具体目标

根据各省份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统计数据(注:上海、北京、福建、辽宁、四省份相关数据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全国各省份城镇化率的最大差距达66.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最高的上海为89.3%,最低的西藏仅22.7%。

在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许多省份都将“推进城镇化建设”看作拉动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列为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量化了城镇化增长目标的省份不在少数。河南省提出,今后5年要着力加速发展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城镇化率达52%以上”。湖北省提出,未来5年城镇化率要由目前的53.5%提高到58%;安徽省要在城镇化率2012年达到46.5%的基础上,争取未来5年达到55%。山东省表则示,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

“人的城镇化”成重点

在各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型城镇化”被屡次提及。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在31份《政府工作报告》里,有 18份提到“新型城镇化”道路。

山东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许多省份表示,未来的城镇化重点将转向“人的城镇化”。

湖北强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山西将研究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推行居住证制度,解决好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保障性住房等问题。广东则要破除地域、户籍等限制,完善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城镇、参与社会管理等制度。

据记者统计,至少有7个省份提出推动或加快推动户籍改革。

很多地方不再盲目地追求统计数据上的城镇化率,而是选择挤掉“水分”。

重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2015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2%和47%。所谓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区别于依照常住人口数目统计出来的城镇化率。

关于城镇化的投融资创新

在各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针对当下城市发展的难题,新型城镇化被赋予了更多可能性。

四川等省份提出,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依托产业发展城市,促进产城融合,有效规避空城、鬼城与睡城现象。

同样配套新型城镇化的新提法,还有融资创新。许多省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规划中,为了保证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提出 “壮大”、“做大做强”地方投融资平台,以解决城镇化投融资难题。

北京市提到: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做强做优轨道交通、水利工程等融资平台,支持每个区县整合做强一家新型投融资平台公司,有效拓展融资渠道。广东省则考虑增加债务以为城镇化建设融资,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推动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与重大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发展。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