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是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世界经济格局继续发生深刻调整,经济环境更趋复杂,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风险挑战,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上海转型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但在实现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使命没有改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上海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开拓前行,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方针,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努力建设经济活跃、法治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市安全、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根据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建议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今后五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努力实现“四个中心”建设的新跨越,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全面提升,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0家,主要金融市场规模保持或进入世界同类市场前列,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25%左右,现代航运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0万亿元。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力争在2020年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3%以上。
——努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完成350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600公里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市民享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公平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努力建设智慧、低碳、宜居的城市,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协调。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完成“十二五”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努力构筑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取得新突破。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得到进一步发挥,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更加突出,有利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凝心聚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建成“四个中心”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核心目标。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坚持先行先试,注重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多层次的要素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和引进功能性机构,不断增强经济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
把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根本途径。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方针,突出城市功能提升、市场需求导向,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促进质量发展,加强商业模式创新,重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应用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率先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把提高郊区发展水平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大支撑。坚持城市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加快建设现代化宜居新城,提升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深入推进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形成功能分工合理、资源配置均衡、发展差距缩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把培养和集聚人才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要素。积极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努力让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拥有更大发展空间、赢得更多信任宽容、获得更好扶持帮助,使我们这座城市始终保持旺盛不衰的创造活力。
(二)更加有力地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坚持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公平、统筹兼顾,努力使全市人民安居乐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倡导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根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人数达到45万左右。坚持以居住为主、市民消费为主、普通商品房为主,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
坚持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激发活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努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0%左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在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采购供应、卫生信息化等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着眼于增强人民体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促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坚持贴近群众关切、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致力于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引导群众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坚持服务管理重心下沉,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做到管理出效率、基层有活力、群众得实惠。按照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的政策取向,依托居住证制度完善来沪人员服务管理,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努力使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得到回应、合法权益及时得到维护。
(三)更加自觉地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际大都市迸发活力的本质性力量。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塑造城市品格,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效能,加快建设更加完善、更加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的紧密融合,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确立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加强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努力成为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原创基地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着眼于增强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创新文化管理理念,营造宽容社会氛围,培养和引进高素质文化人才,使文化发展的主体更丰富、环境更优化、法制更健全、形式更多样、人才队伍更壮大。
(四)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城市空间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控制开发强度,保护生态空间,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
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注重实效、社会参与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中心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8%。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基本生态网络,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引导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管理为重,全面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按照安全、整洁、有序、高效、法治的要求,创新城市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中心城公交出行比重、轨道交通占公交客运量比重均超过50%。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先行先试,不失时机地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继续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按照浦东能突破、全市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要求,加快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扩大开放、吸引人才、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把握的立足点。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进国资国企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推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更多投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6%左右。深化投资体制、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变化,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更加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和高素质人才。提高服务贸易和新型国际贸易的比重,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相当于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5%左右。提高“走出去”的层次,引导企业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把握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努力培育世界水平的本土跨国公司。提高与兄弟省区市的经济合作水平,在服务全国中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