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三日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山西省代省长李小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我们多措并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实施稳增长的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四位一体”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5年投资1814亿元,新增铁路营运里程660公里,营运总里程达到3740公里;投资2014亿元,推进公路建设,其中建成高速公路3000公里,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投资636亿元,35项应急水源工程和引黄北干工程建成投用,大水网工程全面启动;投资1435亿元,推进电源点、主干电网、农村电网建设,新增电力装机259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晋东南至湖北荆门世界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投入使用;投资90亿元,建成燃气管网3000多公里。5年中,机场、通信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努力扩大消费,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政策措施,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便民连锁店3.5万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12个,推进“农超对接”,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活动,城乡消费持续扩大。努力稳定和拓展外需,201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50.4亿美元。
积极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推进“双千亿”工程,8户企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煤销集团率先进入世界500强。省监管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利税、营业收入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60%以上,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全省四分之三的就业岗位和近一半的生产总值,成为吸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是2007年的2倍;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650亿元、1516亿元,是2007年的2.2倍、2.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76亿元,是2007年的2.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76亿元,是2007年的3.1倍。五年来,我省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经济发展历史性地跃上了新的台阶!
我们多管齐下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制定十大安全生产制度和118条安全生产规定,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20多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选派市、县长安全助理,成立安全监管“五人小组”,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配齐配强煤矿“六大员”、非煤矿山“五大员”;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变招工为招生,强化现场管理;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有力地扭转了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1%、32.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85.8%。与此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公路超限超载率由13%降低到0.2%。全面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排查和化解社会矛盾,认真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五年来,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明显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做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痛下决心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转型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全省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单井平均规模达到年产120万吨,安全生产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全面提高。2012年,全省煤炭产量、外运量分别达到9.1亿吨、5.8亿吨,比2007年增长45%、9%。
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推进非煤矿山、焦化、冶金、电力等行业整合重组和技术改造,探索构建和谐煤电关系,推动煤焦、煤化工、煤机一体化发展,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大力推进太重动车轮对总成国产化、富士康苹果手机和机器人、吉利新能源汽车、三一重工装备制造、潞安煤基多联产、太钢冷轧硅钢、杏花村汾酒工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由2007年的55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418亿元。大力实施服务业“1+10”工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投入运营,组建省属六大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20亿元;积极开展“晋善晋美”等旅游促销活动,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800多亿元。
加快推进国家循环经济和生态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生态、造林绿化和“2+10”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5年淘汰小火电430万千瓦、小钢铁4050万吨、小焦化3620万吨、小水泥5430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3.44%,主要污染物减排全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太原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年均营造林480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000万亩,全省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13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认真贯彻落实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86%提高到1.17%,省级以上各类技术中心达到337家,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4项,授权发明专利4386件,成功开发了千万吨级矿井综采成套装备、煤基合成油、新一代激光显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累计引进两院院士4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37名,新增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6万名、高技能人才28.2万名。
五年来,我省煤炭工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新步伐!
我们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市域城镇化,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年均增长27%。在认真落实国家各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实施了50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金规模达到50亿元。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农田实灌面积达到1920万亩,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粮食产量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127.4亿公斤。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513”工程,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4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初具规模,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完成1.1万个新农村重点村和200个连片示范区建设任务,全面启动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大力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等重点扶贫工程,深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11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编制完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城镇建设“十大工程”,太原晋中同城化、晋北、晋南、晋东南三大城镇群及长治上党城镇群、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等城镇组群建设迈出新步伐,城镇化率5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超过51%。
五年来,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投入600多亿元,圆满完成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高度关注、切实保障、着力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明显改善。5年城镇新增就业2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205万人;5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5万套、竣工107万套,完成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任务;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0412元、6357元,是2007年的1.8倍、1.7倍。
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国家4%的要求,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426所,改造农村幼儿园1568所;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招聘农村特岗教师上万名,改造中小学校舍2200多万平方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普通本科院校生均经费由9000元提高到12000元;投资百亿元、占地近万亩、可容纳15万学生的高校新校区基本建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0%以上;投资近20亿元的山西大医院建成投用,新建和改造医疗卫生机构9338个;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66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城乡居民;在34个县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和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粉墨春秋》《解放》《走西口》等一批精品剧目引起较大反响;五台山申遗成功,平遥国际摄影展等文化活动影响广泛。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繁荣进步。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我省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上共取得1金2银2铜的好成绩。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和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八连增”、月人均达到1876元,320万名6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金,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年人均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240元。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164元、60元提高到308元、148元。1.6万名孤儿和17万名残疾人得到救助。最低工资标准由610元提高到1125元。278万名困难群众领到物价补贴。800多万农户享受到免费取暖用煤。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积极发展人口计生、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和红十字会、慈善等公益事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气象、地震、测绘、人防和档案、参事、史志、政策咨询、科普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五年来,我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加快推进“一市两县”、“一市两园”、“一县一企”、省属国有重点企业试点和标杆项目建设,土地、投融资等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圆满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扩大到72个县,省属国有企业由35户重组为21户,省直机关与所属企业脱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838项,在22个县开展扩权强县试点,下放审批权限85项。晋商银行组建运行,汇丰银行等设立分行,14家企业成功上市,5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980多亿元。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省部、省际、省校、省企合作不断深化,成功举办中博会、能博会、农博会、世界晋商大会等重大展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5年共签约项目8500多个,到位资金1.3万多亿元。
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5年省政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450件,办理政协提案3015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0件,制定政府规章18件。群团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完成第八届、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深入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五五”普法工作成绩显著。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煤焦、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和行政问责制。五年来,全省上下政通人和、充满活力,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与此同时,全力以赴支援南方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圆满完成四川茂县等灾区援建任务,扎实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彰显了山西人民顾全大局、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美德。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的指引,靠的是中共山西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大力支持、有效监督,靠的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山西改革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此时此刻,我们还要向先后领导本届政府、为山西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孟学农同志、王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鼓舞人心,五年的实践给人启迪。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山西的事情,必须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主题主线,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必须坚持把抓好安全生产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生产也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和着力改善民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为统领,着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抓住煤炭资源整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推进等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以重点工作带动整体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我们相信,只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和发扬这些宝贵经验,就一定能够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