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对我们是不是只是舌尖上的热闹?

2012年10月10日14:3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诺贝尔奖 诺贝尔文学奖 边缘人 红高粱 作家 天堂蒜薹之歌 生死疲劳 球迷 课本 作品

张军瑜

每年的诺贝尔奖都会在国内被重点关注几天。

虽然严格意义上,我们还是诺贝尔奖的“边缘人”,或者干脆说就是“绝缘人”。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国人对诺贝尔奖的关注度。这倒很像是中国男足,虽然我们总也踢不出亚洲去(2002年韩日世界杯那次是个意外),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为热情以及最为执着的球迷。

今年国人关于诺贝尔奖的话题是从国内一线作家莫言开始热闹起来的。诺贝尔文学奖一向被重点关注,而“中国作家莫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个不知真假的传言,在瑞典文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在10月11日13时揭晓之后,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在中国的网络和纸媒上开始热炒起来。

中国人有着很深的诺贝尔奖情结。这可能和我们一直没有真正获得过诺贝尔奖有关,愈是得不到的东西,便愈想得到。开始是热盼,但是盼了好多年一直盼不来,另一种论调便开始抬头。不就是诺贝尔奖吗?我们评不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给我们还不稀罕呢!此种论调虽然不乏客观因素,但总体上还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成分多一些。

诺贝尔奖有着一种世界性的影响力。我们国人热盼着得到诺贝尔奖,在心里深处,其实是在盼着中国的文化、科学和发展,能够被整个世界所接受和承认。但是你要真说诺比尔奖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和推动力,倒也未必。特别是诺贝尔文学奖,这几年每年都有获奖的作家,可是你记住过谁吗?除了评奖那几天热闹过之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你又阅读过几部?即便是出版社从商业的角度考虑,每年在获奖名单公布之后,都会马上引进出版获奖者的作品,可是真正买回家的、买回家了又仔细阅读的,这个绝对人数估计也很少。

所以说,国人对待诺贝尔奖的心理,特别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心理一直就很复杂。不好过总体上,还是得了要比没得要好;而且哪位中国人第一次严格意义上夺得诺贝尔奖了,也一定会被大家所热烈记住和热烈报道,甚至说不定还会被写进历史课本。而且自从这个消息被放出来之后,有关莫言会不会、该不该、配不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论就率先在国内被激烈争论起来,很有点中国那则著名的“大雁是该蒸着吃还是煮着吃”的寓言的意思。

对于这场热闹,写过《红高粱》、《生死疲劳》、《天堂蒜薹之歌》的莫言自己倒很淡定,连连表示“我、没、看、法”,“千万别提这事了”。说是这么说,但是对很多中国作家而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想来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而且这次莫言可能夺奖的消息从目前来看,可信度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至少场面上给人的感觉很热闹。不过,在最终谜底揭晓之前,一切都只是一场舌尖上的热闹和意淫而已。

年年的热闹,我们年年看。但愿,这次我们不只是看客。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