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环境保护专栏
环境保护政策与规划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西藏自治区城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西藏自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西藏纳木错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十二五”重点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强化了环保工作政策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
2011年,落实了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资金7.6亿元,确保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确定的3大类10项工程的实施。积极争取各类生态补偿资金近30亿元,其中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7.64亿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0.39亿元,逐步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了《西藏纳木错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组织编制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实施方案》,启动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开展了全区地(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核查。开展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全区生态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开展。落实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2500万元,实施了全区1000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拉萨市和林芝地区积极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林芝生态地区”创建工作。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2011年,全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4768份(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78份、报告表446份、登记表4244份);对国道214线年拉山至邦达机场段整治改建工程等526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环保专项验收,对《尼洋河综合治理和保护规划》、《西藏自治区雅砻文化大观园规划》等4个规划环评进行了评审。
污染控制
2011年,我区通过了“十一五”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环境保护部签订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并制定了2011年西藏自治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在全区继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城镇、农牧区、重点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积极营造一个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环保氛围。落实各类环境保护专项资金4462万元,用于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011年,全区共征收排污费1044.5万元。
辐射环境管理
2011年,全区逐步规范辐射安全许可管理工作,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25家、延续4家、变更4家、注销2家。审批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5份。制定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了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完成了所有废旧放射源的安全收贮。全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处于安全监管状态。
环境执法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隐患排查、各级政府挂牌督办环境问题查处等为重点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环境督查工作。出动环境执法检查人员2405人(次)、车辆729台(车)次,共检查企业(项目)1117家(处、个)。
2011年,全区各级环保部门共接待和办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举报311件,办结296件,办结率为95%。
环境宣传教育
“6·5”世界环境日期间,召开了2010年西藏自治区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出台了五年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普法规划,拉萨市、林芝地区开展了 “白色垃圾” 清理活动,那曲地区进行了河道垃圾清理,并将宣传点设置在采挖虫草的农牧民帐篷密集区。
2011年,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共接待17批国内外来访团组,真实客观地介绍了西藏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2011年,在《西藏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共刊登230多篇有关西藏环境保护的文章,全年共编发《西藏环保信息》12期571条。
环境监测与科研
认真开展了水、气、声常规监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重点区域环境调查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界河水质监测和辐射环境监测等工作,及时发布了重点城镇空气质量信息。2011年共取得各类监测数据近4万余个,编制各类监测报告230份。先后开展了日本福岛地震和印度锡金地震震后空气辐射和水源水质监测工作。首次开展了环境应急监测演练。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复审。
组织开展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的影响与适应机制研究》等科研项目。
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
在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共有各级环保机构114个,专兼职环保人员660人。2011年全国环保系统技术援藏工作不断深化,选派23名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环境监测、监察、信息技术人员到全区各级环保部门开展技术援藏工作,加强了我区人才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