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记者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第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天津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做好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各项工作,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台阶,转变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
主力资金流入个股(01/31)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190.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增幅继续在全国保持前列。
一年来,坚定不移地加快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赢得更多空间。新推出重大项目340项,累计达到1280项,通过大项目好项目建设,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积蓄发展后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起步,产业带动和辐射效应不断扩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6%。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19个。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500家,累计达到2.1万家。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2%。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持续增加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454.87亿元,增长36.1%,增幅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税收拉动财政增收作用明显。全年地方税收收入1004.25亿元,增长29.3%。其中,企业所得税增长45.1%,营业税增长24.3%,增值税增长18.6%,个人所得税增长21.1%。
企业效益持续增加。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003.42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利税总额2031.69亿元,增长29.2%,其中利润1361.57亿元,增长28.7%。盈利居前的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642.08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8.7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78.76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8.54亿元)和食品制造业(60.60亿元).
三、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都市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161.83万吨,比上年增长1.3%,实现连续8年增产。高标准设施农业累计达到60万亩,建成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55个养殖示范园区。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42.98万吨,增长0.3%;蔬菜产量444.23万吨,增长5.9%;水产品产量35.21万吨,增长2.1%。
优势产业引领工业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3%,完成工业总产值20857.72亿元,增长29.2%。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和国防等八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881.52亿元,增长29.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0.5%。产销衔接状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84%。
服务业加快发展多点支撑。传统服务业稳定向好。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53亿吨,增长9.7%;集装箱吞吐量1159万标准箱,增长14.9%;批发零售业销售额20831.44亿元,增长33.2%;住宿餐饮业营业额494.81亿元,增长27.1%;接待入境旅游者200.40万人次,增长20.7%。新兴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融资租赁企业达到51家,业务总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创新型交易市场达到11家;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投入使用,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服务外包执行金额(离岸)3.94亿美元,增长91.4%;全市商务楼宇达到450个,税收超亿元楼宇增加到67个。
四、内需拉动势头强劲,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0.67亿元,增长31.1%,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7057.20亿元,增长31.2%;农村投资453.47亿元,增长29.8%。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7.64亿元,增长41.8%;第二产业投资3104.13亿元,增长31.7%,其中工业投资3076.03亿元,增长31.6%;第三产业投资3895.43亿元,增长30.6%。房地产市场稳中回落。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80.04亿元,增长24.6%,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643.11万平方米,销售额1473.11亿元,分别增长8.5%和14.9%,增速比前三季度分别回落7.5个和13.8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5.06亿元,增长18.7%。大悦城、水游城、佛罗伦萨小镇、红星国际广场等建成开业。汽车、石油及制品、金属材料等成为消费热点,全年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额中,汽车类增长47.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3%,金属材料类增长42.9%。
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33.91亿美元,增长25.9%。其中,出口444.98亿美元,增长18.7%;进口588.93亿美元,增长32.0%,快于出口增速13.3个百分点;对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四大传统市场出口保持稳定,分别增长1.7%、22.3%、10.9%和20.5%,合计出口占全市的53.8%;对东盟、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势强劲,分别增长44.7%、38.5%和33.3%。
五、内引外联效果明显,信贷资金供给稳定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34家,合同外资额168.37亿美元,增长10.1%;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30.56亿美元,增长20.4%。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57.01亿美元,增长14.9%;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72.26亿美元,增长25.9%,占全市的55.3%。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70个,累计在津投资世界500强企业150家。全年实际利用内资2085.87亿元,增长27.7%。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924.71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上年末回落7.8个百分点;新增贷款2162.97亿元,同比少增451.30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586.91亿元,同比增长6.7%,比上年末回落12.1个百分点;新增存款1094.37亿元,同比少增1508.21亿元。
六、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三个层面联动发展
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其他区县三个层面形成多点联动、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第二个三年计划启动实施,“十大战役”全面推进,功能区开发与招商引资同步进行。全年滨海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9.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7.2%,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20.8%,保持在全市经济增长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中心城区载体功能增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楼宇经济和都市型工业,服务业比重超过80%,泰安道、文化中心、西站城市副中心建设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郊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村居住社区“三区”统筹联动发展,4批示范小城镇试点项目扎实推进,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加快建设,800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成为保障小城镇农民就业、推动区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民生投入力度加大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21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8794元,比上年增长12.0%,拉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个百分点;人均养老金收入7752元,增长9.1%。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建设,启动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全年新增就业47.12万人,同比增长4.4%。截至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08.6万人,同比增加2.9万人。
民生投入快速增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财政支出分别增长35.6%、28.9%和29.7%。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00万平方米、23.9万套,发放租房补贴8.5万户。
八、市场物价同比上涨,食品价格带动明显
消费价格高位趋稳。落实国家物价调控政策措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进入四季度以来当月同比涨幅连续回落,物价上涨势头有所减弱。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六升二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4%,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2个百分点,仍是拉动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此外,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4.8%,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6.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8%,居住类价格上涨4.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5%。
生产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8%,分别比上年回落1.3个和0.2个百分点。
总的看,2011年我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面临一些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约束。为此,下一步将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