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011年经济发展数据(GDP达1622亿元)

2012年03月06日14:3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高精铝板带 同比增长 拉西瓦 锡铁山 第二双线 德尔尼 农家店 GDP 完成增加值 123
  —— 2012年1月13日在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玉树重建任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全力抓机遇、促发展、转方式、保民生、增和谐,着力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取得了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涨幅回落、结构调整深化、民生不断改善的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计2011年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22亿元,增长13.5%,超计划1.5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5.3%;二产增长17.2%;三产增长10.1%。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0.4亿元,增长31.9%,超计划16.9个百分点;财政支出达到967.4亿元,增长30.1%。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一)农牧业基础地位继续增强,产出效益不断提高

  农牧业投入加大。农牧业领域的投入达到117.6亿元,增长59.9%。加大了对基础设施、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扶持。湟水北干渠一期全线开工,李家峡、公伯峡、拉西瓦水库灌溉工程全面推进。温泉、南门峡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等工程加快建设。改善灌溉27.5万亩,建设日光节能温室3万栋,畜用暖棚1.7万栋,“一池三改”2万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完成退牧还草禁牧围栏1290万亩、封山育林111万亩、沙化草地治理73.9万亩。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工作全面启动,实现减畜228万个羊单位。

  农牧业效益提升。加快海东、海北、海南、黄南等现代农牧业示范(实验)区和河湟流域八个百里万亩(万头)工程建设,建成5个百里万亩(万头)基地,特色农作物种植比重达到80%以上。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500家,龙头企业24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1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农牧民从产业化中获得收入6.6亿元。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 75%的纯牧业村建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了一批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推进了良种工程、防疫体系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实现了粮油产量稳中有增,畜牧业健康发展。粮食总产量103.4万吨,油料总产量36.1万吨,蔬菜总产量143.6万吨,肉类总产量28.8万吨,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突破百万吨,肉类、蔬菜产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农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工业效益持续增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0.7亿元,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达到203亿元,增长12.3%。主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有色金属冶炼、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石油加工炼焦、煤炭开采洗选、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七大行业合计完成增加值66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28.5亿元,增长19%。重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6%,洗煤增长1.2倍,原油增长4.8%,天然气增长15.9%,水泥增长30.5%,焦炭增长29.1%,电解铝增长15.3%,多晶硅增长1.7倍,碳化硅增长41.7%,铁合金增长18.9%,铝合金增长32.6%。

  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实施“双百”行动,大力发展和培育工业十大优势产业。金鼎耀华360万重量箱优质浮法玻璃、聚阳能单晶硅等项目加快建设,开工建设德令哈宜化氯碱、10万吨电解铜、60万吨高精铝板带、高倍聚光电池组件、255万平方米地毯纺纱、万吨枸杞深加工等项目。建成肯德可克铁矿开发、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平安高精铝板带、万吨级高档电解铜箔、西宁特钢200万吨改造升级等项目。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三大工业园区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420亿元,同比增长28.8%。园区经济成效凸显,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5%左右,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123”科技支撑工程,新实施60个“123”科技支撑项目,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西宁开发区的生物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康普青藏高原沙棘开发实验室等3个项目被授予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认真贯彻落实支持工业发展十大综合措施,积极应对工业增速回落的新情况,一次性投入资金10亿元,撬动银行、企业增加投入,在帮助企业战胜当前困难的同时,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牢牢把握了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非公有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258.7亿元,增长29.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1%,比重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76.2亿元,同比增长12.9%。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总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7%以上,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2%。全省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2.2亿元,同比增长19%。在轻工业产品中,小麦粉产量同比增长1.25倍,饲料增长43.3%,饮料酒增长8.3%,制帽增长19.4%,手工地毯挂毯增长21.1%,机制地毯挂毯增长1倍。

  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对47个循环经济项目给予了引导扶持。实施德尔尼尾矿综合利用、金属镁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有力带动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比重达到70%。成功举办“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苏州)项目推介会”,组织参加2011年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49个,签约金额达559.2亿元。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和全社会节能行动,分解下达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协调实施节能减排工程121项。加快推进湟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西宁历史遗留铬渣治理等重点工程,1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西宁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我省正式纳入绿色合作伙伴计划。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全力抓好项目投资,确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4.3亿元,增长34.2%,超计划目标14.2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完成559.2亿元,同比增长39%;工业投资完成633.5亿元,增长42.4%。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73.7亿元,增长31.4%;教育等社会事业完成投资增长1.2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增长1.6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增长48.6%,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增长1.36倍。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完成投资144.8亿元,增长33.8%。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投入地质勘探资金25亿元,启动了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发现矿点、矿化点122余处。全年新增资源,煤炭2亿吨、铁矿0.5亿吨、铜铅锌150万吨、金50吨,成效明显。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年初,预安排20多亿元资金,提前启动了保障性住房等43项重大项目建设。全年7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突破54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是近年来完成情况最好的一年。乌兰煤化工二期、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二期、昆仑碱业110万吨纯碱等11个重点工业项目,班多水电站、湟源至西海公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 750千伏西宁至格尔木输变电等1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建成投入运营,建成投运太阳能电站42座100万千瓦,建设风电场3个15万千瓦,并网1.7万千瓦。全省新增高速和一级公路1000公里。西宁曹家堡机场二期、德令哈支线机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330千伏团结湖输变电等项目加快推进,西宁南绕城高速、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铁路开工建设,花土沟机场奠基。

  建设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本年内资金累计到位1473.8亿元,同比增长41.3%,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17亿元,国内贷款215亿元,自筹资金772.1亿元,利用外资5.6亿元。安排省级预算内投资7.6亿元,积极落实政府信用贷款50亿元,争取世行贷款1.2亿美元。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25.8亿元,同比增长21.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31.5亿元,增长22.4%,新增贷款余额408.7亿元。青海银行再次增资扩股,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太平洋人寿等一批金融机构在青落户。全年全社会融资总量达到516亿元。

  (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价格调控成效明显

  消费拉动能力增强。大规模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启动“旅游倍增计划”,提高“家电、农机、汽车下乡”补贴标准。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西宁现代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朝阳物流区建设初具规模,建设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农家店898个,商品配送中心30个,建设西宁市社区直销菜店90家,标准化菜市场12家。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额达到7.6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4.85亿元,同比增长17%。认真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投入资金30亿元重点实施了塔尔寺酥油花馆改扩建、青海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贵德黄河清旅游带综合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不断改善,青海湖景区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全年境内外游客人数达到1412万人次,增长15.2%;实现旅游总收入92.3亿元,增长30%,旅游业蓬勃发展。

  价格调控成效显著。坚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通过实施支持农业生产、促进产销衔接、投放储备肉和平价粮油、增加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启动临时价格干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价格调控责任等综合措施,价格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由3月份的最高点9.2%回落至12月的1.5%,全年物价涨幅6.1%,摘掉了连续四年全国物价涨幅最高的帽子。加强收费监督管理,取消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55项,其中免征小微型企业收费22项。西宁市区休闲公园、新建成的青海科技馆免费向社会开放。疏导价格矛盾。调整了火电上网电价、火电标杆电价,以及除居民电价以外的各类销售电价。推进医药价格改革,降低了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