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2012年02月21日16:5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科学发展观 零就业 城市综合体 政府工作报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综合实践 优质教育资源

各位代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烟台未来五年发展提出的总目标。这一目标符合中央对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要求,适应烟台在全省及沿海开放城市中的发展地位,顺应我市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烟台特色的基本现代化之路。经过五年的奋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以上,产业体系得到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工业化程度接近先进制造业国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城市标准,城镇化率、生态质量、社会保障、居民生活、社会管理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五年后,一个风景美丽、生活美好、开放包容、文明富庶的烟台,将以崭新的面貌蓬勃崛起。我们坚信,有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有中共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再创烟台科学发展新的更大辉煌!

三、2012年的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新的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既要做到稳,更要追求进,要在进中求转调、进中求创新、进中求质量、进中求效益,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干劲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目标。

(一)着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更多地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收入,提高社会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渠道,促进旅游、文化、家政等服务消费。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放心粮油工程”,加快新天地都市广场、中粮大悦城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完成市区35处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让群众安全消费、舒心消费。年内,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完成1875亿元。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集中推进195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00亿元。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策划论证一批对区域发展具有引领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强化市场物价监管,加强主要农产品生产、收储和调运,抓好“菜篮子”工程、“早餐示范工程”和副食品基地建设,完善粮油市场保供稳价机制,推进“农超对接”和“区超对接”。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严格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引导市场有序开发、理性消费。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适度发展产业地产。年内,建设和筹集保障性住房6400余套。

强化财税金融保障。加强财源建设,抓好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提高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民生改善、重要领域改革和重大项目建设投入。优化对金融机构的服务与协调,推动金融管理体制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重点产业、薄弱环节和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金融监管和市场体系建设,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有序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组织。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设立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企业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年内,新发展一批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创业投资企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争取达到3470亿元。

(二)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工业优化升级。按照“高端化、集群化、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提升发展机械、电子、食品、黄金、现代化工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膨胀壮大汽车、电脑、手机、葡萄酒等十大产品集群,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动工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总投资500亿元的十个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抓好海阳核电一期、万华工业园、张裕工业园、中国北车风电装备制造等项目建设,推进通用东岳新增30万辆轿车、华电国际莱州电厂1、2号机组、台海玛努尔核电二期、神宇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等项目投产。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达到13000亿元。深入实施“8515”培强做大骨干企业工程,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30户以上。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量。坚持“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主攻方向,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整合开发滨海一线旅游资源,加快大南山生态园福临夼景区主体工程、五彩文化广场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海阳、蓬莱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搞好城市整体形象筹划和推介。年内,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预期达到4500万人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大型批发市场等重点项目。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加快建设东北亚枢纽大港和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年内,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6亿吨。提升发展商务服务业,加快滨海广场和迎春大街商务聚集区建设,抓好雨岱山渔人码头、鲁菜文化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培育,高标准办好第六届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和第十三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超前谋划邮轮经济和通用航空产业。加大对文化创意、养生养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培植力度。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

推动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进程,努力构建安全优质、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工程。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苹果、葡萄、海参等优质高效产业,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保护。健全完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提高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搞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鼓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建好莱州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蓬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工程体系,推进南水北调东线续建配套工程,实施10座大中型、7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抓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六个十”工程,支持30个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家以上。加强与大型国企、高校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科研机构。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建设,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能力。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双百计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以用育人、以用聚才的良好局面。

抓好节能环保工作。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用能管理,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年内固体废物利用量达到880万吨。推进4个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加快电力行业脱硫、脱硝进程。积极实施四大生态工程,搞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水系造林绿化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有效保护海洋,加强海域内污染源的监测和防控。年内,增加造林补植面积13.6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新增2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

(三)全面提升特色经济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蓝色经济。落实并用好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等蓝色经济“十大试点政策”。加快蓝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统筹推进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西部莱州临港产业区、南部丁字湾新区、北部龙口湾经济区建设,启动实施长岛休闲度假岛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打造面向海洋的高端商务服务业、创新型制造业和高层次旅游观光聚集区。培育壮大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海洋休闲旅游、海洋渔业等产业,扶持发展中集来福士、大宇造船、杰瑞石油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年内,全市海洋产业产值预期达到1720亿元,增长16%以上。

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实施“中小微企业百千万成长计划”,进一步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逐步健全融资担保服务体系,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年内,新发展个体工商户和小微型企业2.7万家以上,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增长12%。

提升发展园区经济。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越发展,年内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巩固提升在全市开放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加快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产业项目布局,打造高端高质高效园区。支持保税港区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物流监管模式。扶持昆嵛山保护区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鼓励招远经济开发区借势发展,争取更多省级园区进入全省30强。加快张江—烟台高科技示范园、日本现代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等特色园区的引进与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集聚效应。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强市率先发展,支持中等市跨越发展,扶持困难县市赶超发展,促进各县市在全国、全省县域经济中位次前移。继续开展帮扶栖霞、支持长岛和对口支援工作。抓好经济较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中心镇加快发展,打造刘家沟、院格庄、龙泉、金城等一批以葡萄、温泉、生态为特色的风情小镇。

(四)继续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抓好蓝天开发公司、北极星控股公司等企业的改革改制,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更加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落实国家税制改革政策,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启动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年内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市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组建和培育集融资、开发于一体的城市建设实体公司。

(五)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提升招商引资层次。继续“招大引强”,突出港台、日韩、欧美、澳洲、东南亚等重点区域,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展高层招商、专题招商,引进一批战略性大项目。推进富士康、乐金显示等一批外企增资扩建。年内,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3.5亿美元。

保持外贸稳定增长。优化出口结构,巩固日韩市场,拓展欧美市场,开发东南亚市场,扩大自主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扶持培育100家重点出口企业、300家潜力出口企业和500家成长型出口企业。加强农产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落实鼓励进口政策,增加紧缺资源能源、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年内,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00亿美元,其中出口295亿美元。

推进区域战略合作。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加强国内经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抓好万华、玲珑等企业境外并购和投资项目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