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激情谋发展 深情惠民生

2012年02月06日16:4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经济 结构性减税 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承载力 城乡区域

1月13日,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省长骆惠宁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求真务实,对2011年及2012年政府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部署,主旨明确、重点突出,文风清新、言简意赅,文字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减少,体例上也有诸多创新,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关键词:稳中求进、好中求快

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既是今年的政府工作的总方针,也是2011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报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突出亮点,既展示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也展现出政府面对复杂形势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在总结去年工作时,《报告》着重用数字来体现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如:全省总财力迈上千亿元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率创历史最高,农牧业总投入增长59.9%,1000兆瓦光伏电站安全并网发电并创世界之最,旅游总收入增长30%,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5%……这些数字夺人眼球,读来倍感振奋!

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报告》提出“七条原则”:多措并举促增长,突出重点扩内需,抓住时机调结构,毫不松懈控物价,加大力度惠民生,坚定不移抓改革,更加重视保稳定;要求处理好“三大关系”:抓速度与调结构、控物价,抓经济与惠民生、促和谐,抓当前与谋长远、增后劲;部署“四项重点工作”:强化调控政策引导,努力实现促增长与控物价的双赢;积极有效扩大内需,增强投资消费协同拉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自主增长能力;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八个两位数增长指标”: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这些数字引领未来,尤其鼓舞人心、激发斗志!

关键词:居民收入协同增长

《报告》指出,去年我省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59%和15%,基本与GDP增速13.5%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今年,《报告》进一步重视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制定一系列措施扩大就业规模和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提出全面落实国家拟出台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协同增长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部分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粮食、良种、农机具和农资直接补贴,等等。指标安排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也基本与GDP增速保持同步。这些措施旨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使各族人民更多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稳控物价

物价问题关系民生、关系全局。《报告》指出,去年实施了支持农业生产、促进产销衔接、投放储备肉和平价粮油、增加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实行临时价格干预、遏制流通环节不合理涨价因素等一揽子计划,促使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由3月的最高点9.2%逐月回落到12月的1.5%,排名由全国第1降到第31位。今年,将毫不动摇地坚持行之有效的一揽子打法,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严格问责,努力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5%左右,让全省人民满意。

关键词:强化调控

2012年我们面临的宏观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强化调控政策引导是保证经济平稳较快运行的关键。《报告》从财政、金融和物价三个方面做了具体部署。如提出,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政银企合作,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积极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强化对农牧区金融支持,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发展,大力培育非银行金融市场,等等。这些政策措施招招见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必将对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控物价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扩大内需

积极有效扩大内需,增强投资消费协同拉动,是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基点。《报告》从扩大投资需求和增强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做了部署。在投资方面,加快续建工程进度,新开一批重点工程,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700亿元,同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争取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藏区投资、民间投资有较大增长。在消费方面,增加政府惠民支出,完善促进消费措施,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加快旅游、商贸物流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整体推进十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消费总量的不断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结构调整

《报告》指出,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自主增长能力。一是加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双百”行动步伐,整体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兴产业高起点、高技术、高投入、高增长的发展格局,打造十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基本产业链。同时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二是着力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在建设十大特色农牧业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和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促进设施农业和生态畜牧业上规模,促进农畜产品生产能力、综合效益和农牧民收入同步提高。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一批水利工程,从根本上扭转青海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关键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搞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城镇化布局体系的衔接。按照“四区两带一线”的总体布局,重点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和海西城乡一体化试点。同时,统筹推进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破解城乡之间以及城镇内部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双二元结构”,支持藏区发展“飞地经济”,支持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发达省市对口支援我省藏区工作,加大对省内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扶持力度,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关键词: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在《报告》中独立成章,占有很大篇幅。《报告》强调,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保持在75%左右,同时积极引导支持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民生工作将重点围绕“十大民生工程”,在保障基本民生上下功夫,集中力量办一批实事好事。《报告》在部署今年的民生工作时用了八个“着力”,即着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着力促进就业增收富民,着力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着力扩大文化惠民覆盖面,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着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着力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促进公平正义,最终目的让全省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关键词:重点领域改革

今年的改革领域非常宽,任务非常密集,分布在行政、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各个方面。《报告》指出,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如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县级政府运用财政手段保障基本公共需求、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等等。通过这些改革,将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环境承载力

构筑高原生态屏障,事关全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今年启动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按照统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区域发展的要求,抓紧实施三江源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提升生态保护层次。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符合试验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和科学发展手段,进一步推动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的先行区。此外,整体推进青海湖流域、柴达木盆地、湟水流域等区域生态工程建设,以及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报告》强调,我们要始终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让青海各族人民与蓝天碧水青山相依,让奔腾不息的江河之水永远滋润中华大地。

关键词:玉树决战

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神圣使命,是灾区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任务。《报告》提出,今年是玉树灾后重建的决战之年,要力争实现投资150亿元以上,基本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当前要继续做好灾区群众的安置工作,确保安全过冬、欢乐过年。同时扎实做好复工前的准备工作,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早完成直接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工程建设。加强对已建成小区的环境整治,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注重灾区长远发展。在残破待兴的废墟上,加快建成一个继承历史、融入现实、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家园。

关键词:突出旅游

《报告》首次把旅游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级指标,提出今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10亿元,增长20%以上。这是因为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对引领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特殊意义。从我省旅游业最近几年发展态势看,这个指标是实事求是、实际可行的。

过去的成绩属于历史,未来的事业任重道远,青海的未来充满希望!(许存师 莫自才)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