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1350元、16250元。市区企业职工退休金人均增加171元,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月230元,市区低保标准由420元调为460元。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市区财政支出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2.8亿元,惠及下岗失业人员21.9万人次。社会就业稳步扩大。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扎实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预计本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率提高到94.2%。大力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预计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4万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在稳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础上,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全市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扩面12.8万人、22.4万人、13.3万人、20.7万人、12.6万人,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8%以上。加快推进南山慈善家园、滨湖区社会福利院等项目建设,投资2.5亿元兴建市失能老人和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年内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204张,每百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2.5张。尊老金发放范围下限延伸至80周岁,实现高龄老人全覆盖。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新增居家养老服务点337家。我市位列全国慈善城市综合指数第四名。居民住房保障有力。瑞星家园二期、惠景家园等共6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竣工交付使用。全市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7109套,拆迁安置房竣工670万平方米,新开工经济适用房7004套。全市享受廉租房政策居民5857户。市区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完成97万平方米。完成背街小巷整治120条。积极贯彻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为民办实事成效显著。11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市区更新老旧自来水管网110公里,完成自来水水表出户6663户。市区新增天然气用户9.4万户,新建汽车天然气加气站4座。市区人防工程竣工32万平方米,人防工程社会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市区新增公交营运车辆85辆,新辟公交线路10条,建成乘客公共出行信息导乘查询系统。扩大免费乘坐市内公交残疾人范围,预计受惠2.5万人。实现全市域镇村公交全覆盖。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89件,“12348”受理群众法律咨询2.1万余人次。我市荣获201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五)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完成44所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60%以上的村幼儿园建成市优质园。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66.5万平方米,重建23.7万平方米。改造提升63所义务教育相对薄弱学校,新增11所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江南大学太湖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无锡太湖学院。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开始筹建。医疗卫生稳步提升。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继续加强卫生村镇创建工作,11个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全国复审。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阶段性目标,8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价销售,实现市域范围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迈出新的步伐。文化事业扎实推进。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年无休”免费开放服务。滨湖区、崇安区、北塘区文化馆、图书馆和新区图书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开放。农家书屋增至776个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增至9家。宜兴市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泥人博物馆建成开放,惠山老街获“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称号,清名桥历史文化街核心区全面建成。成功举办第27届亚洲邮展,城市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开展“幸福进万家,体育健万民”行动,无锡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城市。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公共体育设施面积52.2万平方米,人均2.3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53%,名列全国前茅。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强化社区工作站的基础管理作用,全市城乡社区扁平化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50%的社区达到人口综合服务示范社区要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得到新的加强。及时部署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行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争创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工作进展顺利。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化解、信访疏导化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社会总体保持稳定。
(六)科学统筹政府工作,服务型政府建设得到加强
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市级部门基本建成内控制度体系,三级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现全覆盖,无锡网上(感知)监察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实施新一轮公务员能力培训,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深入推进“法治无锡”、“平安无锡”建设,我市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作风与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政府服务发展、干部服务群众、机关服务基层的意识更加自觉,攀高比强、创新实干的氛围逐渐浓厚。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廉政准则执行力度。“三公”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取得积极进展。继续推进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和行政执法部门活动共为群众解决问题2964个,群众对评议部门的平均满意率达95.4%。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31项。推行经营性服务收费项目目录管理,全面清理中介服务收费和经营性服务收费,制定出台工商咨询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收费标准平均下降30%。圆满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加强预算资金管理,完成专项资金预算和支出评估论证,开展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成投运。开通“12345”公共服务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17.8万个,办结率94.4%。市政府门户网站列中国政府网站评估第一。坚决贯彻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史志、档案、侨务、人武、民族宗教、气象、无线电管理、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无锡发展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应对困难和挑战中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同时也探索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科学发展的有益实践。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把握大局,努力将贯彻上级精神与无锡实际相结合、将谋长远与抓当前相衔接,紧紧围绕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有力组织实施我市各项行动,大力推进无锡“两个率先”的历史进程,同时一着不让地对当年工作作出计划安排,奋力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多重困难条件下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较好发展,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坚持科学统筹,妥善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项关系,把稳增长作为无锡发展的首要环节和当务之急,把促转型作为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举措和突破口,把惠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追求,把保稳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解决突出问题的工作力度,不仅有效应对了即期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而且还积极化解了过去遗留的一些矛盾问题,为以后发展赢得了主动;我们坚持群策群力,鼓励和支持基层创新,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共谋发展,各地、各部门单位及社会各界,自觉服从大局、服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上下形成迎难而上、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驻锡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国家和省驻锡单位,以及关心和支持无锡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经济运行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提速增效压力增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大产业化项目缺乏,经济增长与产业转型呈现双重压力;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足,各板块功能集聚、错位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资金、土地资源等对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环境承载能力还比较脆弱;一些多年积累性的矛盾逐步显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加大。同时,政府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转变,反腐倡廉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回落,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严峻复杂,各类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要素瓶颈制约加重,市场需求萎缩,区域间的竞争加剧,无锡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做好充分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思想和工作准备,既要深刻认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发展的艰巨性,又要准确把握无锡发展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勇于难中求进,善于危中寻机。经过多年建设,无锡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拥有应对市场变化的竞争实力和实践经验。只要我们保持和弘扬“四千四万”的优良传统,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的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着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推进城乡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民生改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