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2012年02月02日17:0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大连北站 内陆干港 海洋牧场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保税物流 林权流转 绿色大连 聘用合同管理
  (三)推进“三个中心”建设,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优化“三核两翼”港口布局规划,完善大窑湾核心港区功能,加快太平湾、栗子房等航运中心关键节点以及旅顺新港等港口群建设,促进区域港口整合,探索多元化投资和经营之路。推进大窑湾北岸开发、长兴岛专业码头等工程,力争完成大连湾疏港高速公路、新机场填海主体工程,加快长海机场扩建。探索建设以保税港区和大连e港为依托的高端港航服务业体系。

  完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加快构建面向东北腹地及环渤海地区、辐射东北亚区域的国际物流网络体系。打好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超千万关键之年攻坚战,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5%。加快内陆干港布局建设,发展保税物流,搞好铁海联运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大连空港国际物流园、香炉礁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加快货物集散中心向资源配置中心转变。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

  深入实施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发挥期货市场龙头作用,支持大商所实施品种、人才和国际化战略,建设亚洲重要的期货中心。推进人民路、星海湾等金融功能区建设和发展,提升金融机构聚集度。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业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探索航运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创新。扩大信贷投放和多渠道融资,新增贷款和融资不低于2300亿元。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加人民福祉

  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年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18万人。认真落实生源储备和“三支一扶”计划,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做好失地失海农民、大龄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从业素质。启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中心建设。

  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失地失海、农转居人员的养老保障政策,有序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深入推进“金保工程”。

  着手制定实施方案,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解决区域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落实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大城乡困难居民临时救助和低保分类救助力度,完善慈善基金长效救援机制,强化老龄和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加快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殡仪馆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努力保持物价稳定,抓好“菜篮子”工程,适时启动物价补贴。

  安排保障性住房2.8万套,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加大住房公积金对公租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完成12万平方米弃管楼院的整治任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三市全部达到省“双高”普九标准,继续实施城乡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强化校车安全,开展农村中小学校车运营试点工作并提供补贴。新建、回收20所公办幼儿园,新开办普惠性幼儿园50所,改善农村幼儿园设施条件。加快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和资源整合,组建装备制造业等3大领域职教集团。推进在连高校与城市互动发展。

  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有效解决就近看病和医疗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完善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协作机制,多措并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推进市儿童医院、卫生中心等医疗设施建设。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提高到320元,在涉农地区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基层服务,努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开展“六五”普法活动,提升法治城市建设水平。从企业信用入手,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要求,理顺管理服务机制,实现工作重心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移。推动 “两新”组织发展,注重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形成层级服务管理和分类监管网络。

  健全人口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完善出租房屋信息申报登记制度,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基本生活问题。建立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创新工作载体,提高社会稳定工作能力。实施“和谐社区”工程,把社区建成依法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实施“平安大连”工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现代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亲民维稳”工程,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实施“舆情疏导”工程,使互联网等公共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通达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

  完善应急管控体系和联动机制,形成城乡救援一体化模式,做好重点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提高处置公共安全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在旅顺规划建设大连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防范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交通运输、渔业、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制定出台建设文化强市实施意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以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新建大连群众艺术馆,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设施功能。实施太阳沟、胜利桥北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立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开展“大连读书月”活动和送戏下乡、农村电影“2151”工程,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扶持京剧院建设国家一流院团,支持杂技团建设大马戏团,推动文学、戏剧、影视等领域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全面落实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建设产业基地、打造知名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人才集聚、营造产业环境五项工程,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逐步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搞好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支持一大批文化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工作,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市场管理体制,营造“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强化在用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推进文化对外交流合作。

  全力做好“十二运”筹备工作,加快市体育中心、普湾新区体育中心、瓦房店帆船帆板基地和金州激流回旋等比赛场馆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努力提高竞技水平。支持大连足球再创佳绩。

  (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坚持新市区改革方向,加快理顺体制、机制,推进功能区与行政区深度融合。深化市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大事权下放和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试点区体制优势和引领作用。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证在建续建项目、社会民生事业、全域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加大国企上市和海内外并购力度,提高国企直接融资能力,形成以大连装备制造投资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国企投融资体系,推进热电集团整体上市。支持国有公益性企业改革发展。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健全以聘用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

  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加快县、乡两级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大力引进重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扩大境外上市、发债、国际基金投资,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在连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生产基地、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鼓励外商增资扩股。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高端人才,办好“海创周”和“海创工程”。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优势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境外投资、承包境外工程项目。

  加强对内招商引资,继续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作为主战场,充分发挥区市县、重点园区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拓展区域合作领域,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引进内资增长20%以上。

  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和政策措施,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实施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综合运用信贷、保险、基金、上市融资、股权投资等融资工具,有效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坚持一视同仁,着力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用地、立项、监管、产品销售、市场开拓的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形成“专精特新”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