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做好今年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依然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国际市场陷入低迷,保护主义倾向更加突出,能源资源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并存。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面临较严重下行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迫切。综合分析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我省正从规模扩张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主导的经济平稳增长期。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变化,一方面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我们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和自身发展阶段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因势利导,扬长补短,趋利避害,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努力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着力健全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着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提高发展质量,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扎实迈进,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5.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6.5%;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8.5%和22%;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1.9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9%,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3%、2%、2.5%、2.2%。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深入推进广货全国行,着力开拓辐射能力强的省(区、市)和二线重点中等城市市场。加快省外广东商贸城、广货展示中心和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等平台建设,深化泛珠合作,完善内销网络。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流通体系。逐步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绿色、健康、文化、网络等新型消费,打造珠三角高档品牌消费圈。深入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扩大旅游综合消费。有力开展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三打两建”行动,整顿和改善市场环境。
促进投资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有效扩大投资需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280项,年度计划投资4000亿元。继续加大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资。努力扩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投资。继续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比重。抓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环境保护、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投融资,切实扭转基础设施投资下滑局面。立足扶持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重大项目、重点在建项目。继续做好省级政府自行发债工作。合理调节房地产建设投资规模。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运用广东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导性指标提高预测预警水平。加强财税运行科学分析,推动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提升财政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煤电油气运综合协调。编制重要物资储备规划,布局建设重要物资储备基地。
构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实施差别化政策,扶优扶强,促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推动各级各类综合服务机构发展,加快建设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中小微企业政务服务体系,开展中小微企业服务推广日活动。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健康发展,推广区域集优债和集合票据,推进中小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加强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健全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继续实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重点扶持中小民营科技企业。
稳定物价总水平。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动蔬菜大棚、冷藏设施和平价商店网络化、规模化发展。搞好商品产运销衔接。加强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完善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强化价格监督检查,规范价格秩序。加强房地产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二)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区域创新布局,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等多主体协同创新体系。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健全公共创新平台体系。实施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建设现代服务产品“超市”,启动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和完善政府创新投入的统筹使用、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估制度体系。
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完善省部院会商机制,争取更多创新资源和重大科技项目落户广东。推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扩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和范围,深化与央企所属科研院所合作。
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与国家科技项目对接配套,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作用,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在建筑、交通、照明等领域实施节能减排重大科技行动。在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组织实施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和示范工程。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海(境)外人才智力引进,做好引进第三批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工作。抓好南粤百杰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使用环境,强化科技奖励和股权激励,完善高层次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服务和管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今年省财政用于引进创新和科研团队、领军人才专项资金从4.2亿元增加到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