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本报记者牟宗琮摄
本·拉登之死让巴基斯坦北部城市阿伯塔巴德一夜成名。
阿伯塔巴德主要街道两侧有军事学校和培训机构,市内随处可见军事纪念碑以及大炮、火箭模型,军队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之前有媒体报道说,本·拉登的寓所就在卡库尔军事学院对面。其实,二者之间远非“扔一块石头的距离”。
击毙本·拉登一事发生在2日凌晨。4日,来访的外国人和媒体人士还是被警察拦在了卡库尔军事学院的街口。当地人建议本报记者穿过农田绕行至本·拉登寓所附近。记者看到,农民照常下地打药、除草,而水牛则在田边安静地吃草。绕行计划只成功了一半,第二个检查站还是靠同警察软磨硬泡才得以通过。
进入比拉尔住宅区,记者发现本·拉登寓所是座高高的三层楼(见图①),四周多为看上去比较新的二层小楼。记者采访了近十名居民,他们中间竟然很少有人相信本·拉登曾住在这里,轰动全球的新闻不过是“美国制造的阴谋”。美军直升机发动的突袭倒是令他们印象深刻。乌斯曼家的房子距本·拉登寓所不过100米,窗玻璃被震碎了一大片。
记者接触的居民多为工程师和商人,听说也有退休的军人到此安家。60多岁的退休老师萨拉胡丁的房子隔着一小排树林与本·拉登寓所相对。记者应邀来到萨拉胡丁家里喝茶。主人称在清真寺里祈祷时见过那座房子的租户,是两个阿富汗人。他介绍说,因为比拉尔住户既有旁遮普人、普什图人、哈扎拉人,还有许多阿富汗人,所以大家之间的交流并不多。萨拉胡丁解释说,普什图人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通常会把墙体建得很高,本·拉登寓所的高墙并未引起当地人的怀疑。
阿伯塔巴德车来车往,一如去年记者到访时的喧哗景象(见图②)。在杂货店老板塔里克·马哈穆德的记忆中,打破当地人平静生活的只有两件事:一次是2010年反对把西北边境省更名为开伯尔—普什图省的骚乱,再就是本·拉登被击毙事件。而这一切都改变不了阿伯塔巴德居民平和的性情。
“正是因为阿伯塔巴德平静安宁,我才来到这里生活。”萨拉胡丁的话耐人寻味。
白宫对击毙情景“改口”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3日说,本·拉登被击毙时并未持有武器。这一表态推翻了美国官方之前的说法。不过,他随后称,这并不表明本·拉登当时准备投降。当时场面非常混乱,突击队员并不知道本·拉登等人身上是否藏有自杀性炸弹。
美国总统首席反恐顾问布伦南此前称,本·拉登临死前试图与美军进行枪战。布伦南还称,当时本·拉登试图将他的妻子作为“人体盾牌”保护自己。现在改口为被击毙的另外一名妇女在枪战中死于别处。
据悉,白宫至今仍未决定是否公布有关本·拉登死尸的照片及其他证据资料。
随着本·拉登被击毙细节的透露,美国公众已发出不少疑问。除美国官方对事发当天诸多细节说法自相矛盾外,还有不少人质疑,美国通过对在东欧“黑狱”关押的囚犯施以酷刑获得本·拉登下落的情报,这种做法是否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