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成为“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热门议题。非常巧合的是,一份由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被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组定为第1号提案。
两会期间,在政协委员为住房问题建言献策同时,各路网友依旧在网上激辩楼市观点是否到来,房子降价究竟是真是假,到底应该何时出手买房?
其实,两会期间在温总理的政府报告、相关政府官员发言,政协委员建议中,仔细梳理其中释放的种种楼市政策信号,就会发现2008年中国楼市政策路线图日渐清晰。
1、确立住房市场三个层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温家宝总理的三项指导原则中,总理特别强调了“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主要制定住房规划和政策,搞好土地合理供应、集约利用和管理,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华远董事长任志强发表博客《我读“政府工作报告”》写到——“政府终于想明白了,这原来是两回事儿。商品房是市场的事,廉租房与保障是政府的事,帮助则是市场与保障两者之间的衔接,三个层次不同的方式与对价解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大约正是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正在做的事情”。的确,由“低收入靠保障性供应、中等收入靠政策性供应、高收入靠市场化供应”三个层面构建的住房体系正在形成。
2、加大保障房成为楼市主旋律
在温家宝强调今年要采取四项措施中,有多处是针对保障性住房及中低收入家庭的:一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今年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68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增加这方面投入。同时,要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要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政协天津市第11界委员、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生认为,住房关系民生问题,保障性住房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两会透露出的积极信号表明中国的政府的确是服务于百姓的政府;纵横地产总经理张良透露,天津市目前只有20%的人能购买的起商品房,因此单一靠商品房解决是有问题的,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是大势所趋。
3、解决“夹心层”住房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所谓“夹心层”,即我们所谓的中等收入阶层。在温总理的工作报告中,我们惊喜的发现,这是首次提到要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在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要把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财政能力在不断增强,住房保障从困难群众到中等收入,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温总理的2008年关于住房的四项措施中特别提到: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合理调整城市土地供给结构,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
4、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两会指出“国家不主张提拐点,但主张关注房价”,这代表什么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总裁于炼认为,中国目前仍未形成具有共性的房地产市场,因此,深圳、上海等地的房价变化,不代表中国整体房地产市场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任庄威也表示,目前一些开发商对房价的小幅下调,是一种被动性下调,是住宅保障规模化所引起的一些反应;全国人大代表夏绩恩也认为现在的房价小幅下降,最多是回调,还不能说是拐点;此外,商务部长陈德铭也透露,2007年有高达800亿美元热钱流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大量热钱的涌入,显示外资仍然看好中国楼市的后市,虽然目前中国各地的房价呈下降趋势,但在外资追捧下,房价大跌的可能性不高。
5、抑制楼市不合理需求
知名地产人杨少锋判断,“抑制不合理需求”意味着2008年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将会遭到政策打压,而超前的住宅消费成本也将大大增加,08年市场整体需求还将大幅下降。金融专家易宪容认为,只要国内房地产的发展模式从政策上进行根本性调整,那么2008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欣喜地发现,国家决策者已经明确地把房地产市场定位为消费市场,而不是投资市场。政府已经开始严格限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行为,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准入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