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一条和平里中街,人事部在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南。
“两家本来就隔得很近,所以估计机构整合的时候,大家只要换换办公室就行了,都不用另外寻找办公地点”。昨日下午,一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当时,这两栋大楼中的所有人都在关心同一件事:人民大会堂内,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正在对全体人大代表,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沸沸扬扬传了几个月的“劳动部和人事部合并”传言,终于揭开面纱。
这是国务院第6次机构改革。根据披露的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这次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27个。
“大部制”已经逐步成为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组织中央政府时的一种选择。调整庞大的部委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大部制”改革势在必行
世界目光在关注中国。
大洋彼岸的美国,各大媒体近日来大量报道了中国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新闻,认为本次改革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洛杉矶时报》的文章认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能够提高中国的能效,而且有可能产生全球影响。拉脱维亚《今日消息报》题为“中国确定未来”的文章说,中国全国人大将制定一系列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并进行新的国家机构改革,这将确定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高速发展的中国,为什么要进行这轮改革?
人们注意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这次改革,被外界简称为“大部制”,简单地讲,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通过扩大部门职能或者整合相关部门,把本来是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变为部门内部的关系,来减少行政协调成本,这种“大部制”已经逐步成为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组织中央政府时的一种选择。
在讨论“大部制”改革时,被广泛提及的原因,是中国庞大的部委体系。
经过5次改革后,中国依然有国务院组成部委28个,而英国、法国都是18个,美国15个,日本则只有1府12省厅。这还不包括其他的国务院直属机构,以及诸如西部开发办、东北振兴办、绿化办、老龄办等100多个中央议事协调机构。“国外的部长来了,都不知道找哪位部长跟他对口谈,我们的农业部、财政部和人家的同名机构都不对称,而中国的央行跟美联储也不一样。”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教授毛寿龙说。
更严重的是,众多的部委造成职能重叠和交叉严重,政出多门。
一些例子听起来颇为极端,比如交通部负责路政管理,公安部负责道路安全管理,两部门为此屡有不同意见。“如成渝高速公路,交通部认为这是管得非常好的一条线,公安部认为是死亡之路,差别就这么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说,原国务院一位主要领导在主持任内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就提出要解决这一矛盾。
再比如一辆出租车,在城市运行归建设部管辖,一旦出城行驶在公路上就归交通部管理。更极端的例子发生在鲜花身上,“按照部委分工,草本花卉归农业部管,木本花卉归国家林业局管,一个花农要面对两个部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实行“大部制”绝对是一项“技术活”。为了确保改革成功,需要反复论证、多方协调、平稳推进,更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等宏观目标
从各国推行大部门体制的轨迹来看,政府组织形态变革涉及面广,各国在推行过程中都十分慎重,都会多次组织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采取了很多办法来推动改革。
怎么改?
“大卫生”成为此次机构改革的先行领域,背后被寄予希望新医改由此破题。政出多门、权责不清、缺乏问责是中国上轮医改进展不如意、新医改方案迟迟不出台的症结之一。
如制定医改方案的组织———国家医改协调小组,不断扩充着自己庞大的身躯(从14个增加16个部门组成),也证实了部门职能交叉、利益保护纠缠在新医改制定中。因此,当大部制成为破解政府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主题词时,也成为很多人看好的新医改突破口。
钟南山曾接受本报采访时直言:只有管理的部门和结构清楚了,医改才能有效地推展开来。”采访中,医疗卫生界更多人士表示了对医保和医疗服务合二为一的期待。
有关专家指出,实行“大部制”绝对是一项“技术活”。为了确保改革成功,在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平稳推进。
昨日,中编办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答记者问时说,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在合理配置职能、优化组织结构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及重要领域的管理,促进科学发展。
二是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建设。
三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
每次行政机构改革,部门利益和官员去留都会成为改革的重要难点,本次改革却相对平静
大部制改革涉及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的修正。中国已经进行的5次行政体制改革,都是在政府换届之际,其时会有众多部长面临被重新任命,这使得撤销某些部委变得相对容易。比如1982年的第一次改革,精简掉了39个部门,专家称,当时主要是为精简机构,包括减少领导人员职数,让“文革”后复出的一批老干部退休。而本次政府集体换届同样为部委变动提供了方便。
虽然学界和舆论界对大部制改革颇为关心,但一些据称将要被合并的部委似乎并未有想象中的纷繁议论。记者采访的国家药监局某司级官员称,药监局官员对是否将要合并为“大卫生部”并无太多讨论,相关年度计划也在照常制定中。
“这显示了目前官员的成熟度和职业化。”该官员说,“之前已经经过了多次机构改革,无论药监局是否合并,该自己干的工作总要完成,而且我们相信今后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工作只会进一步加强。”
中编办负责人昨日意味深长地强调,做好部门“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是机构改革实施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不论是调整变动的部门,还是机构未作调整的部门,都要通过制定和完善“三定”规定,具体落实转变职能的各项要求,理顺部门关系,强化部门责任,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问题。同时,要抓紧研究提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措施,确保各项改革相互衔接,协同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