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牛市不变震荡加大
股票市场持续攀高之后出现大幅震荡。
2007年1-5月,我国股票市场几乎呈单边上扬的走势,5月份两市平均市盈率达48倍。5月30日,交易印花税调整突然出台,带动沪深股市大幅跳水。7月20日,股市开始强劲反弹,大盘指数上涨动力呈现明显变化,公募基金、大盘绩优蓝筹股成为股市主要拉升力量,市场重获信心,一度达到历史高位6124点。10月中旬之后,股指在高位开始盘整,截止到12月,调整态势仍在继续,成交量迅速萎缩。
从6月初的3400多点,上证综指一度冲高到历史高位6124点,一方面得益于国内GDP的高速增长及上市公司业绩的高增长;另一方面,市场资金旺盛,股市短期需求非常强劲,支持股市的上涨。然而,股指上涨过快,局部泡沫的存在,加大了指数回调的压力,深度调整在所难免。
股票市场结构性牛市格局不会改变,但市场波动将加大。
虽然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股票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态势,但推动股市长期向好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我们预计2008年股票市场仍将有不小的上涨空间。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股市发展所依托的宏观经济环境依然持续向好。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GDP的实际增长率约为11.5%,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预计全年GDP的实际增长率将保持在11%左右。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上市公司的效益有望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股票市场的动态市盈率有望降低。
第二,上市公司的业绩快速增长为A股市场的上涨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2007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股市持续上涨、资产结构调整、投资规模扩大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维持了自年初以来的增长态势,呈现稳定健康增长的局面。855家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3579亿元,较2006年同期增加43.7%;实现净利润总额约为5123亿元,较2006年同期增加73.8%;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701.79亿元,同比增长27.63%;实现净利润710.11亿元,同比增长88.71%。结合现已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揭示的信息,2007年上市公司全年整体业绩比去年增长50%已成定局。2008年,由于有所得税税率的调整,将降低上市公司的实际税负,提高税后净利,因此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势头还会持续,有利于改善估值预期。
第三,流动性过剩将为股票市场活跃提供巨大的动力。我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预期下,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放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带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在现行的结售汇体制下,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量的被动增加。尽管央行进行了对冲操作,但流动性过剩的格局短期内很难改变,从而使得作为重要人民币资产的股票市场进一步发展。
第四,2008年奥运会将增强境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国际经验表明,奥运前夕,股市通常具有大幅度上涨的机会。
尽管基本面向好,但不容忽视的是股市风险正在逐步累积。展望2008年,中国A股市场潜在的风险因素不可忽略,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未来市场的震荡将会加大。
第一,上市公司业绩增幅放缓,且投资收益占比过高。虽然第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仍维持了上半年的增长趋势,但单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环比较前二个季度出现明显下降。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第三季度沪市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69亿元,相对第二季度实现的营业收入环比为96.47%,低于第二季度的环比179.43%。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20亿元,环比为125.99%,同样低于第二季度的环比154.43%。
同时,投资收益占比较高表明上市场公司的收益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引发市场下跌,市场下跌又将导致交叉持股类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下降,最后必然带来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第二,资金分流压力加大。首先,为了分散流动性过剩的风险,降低对外贸易顺差,管理层快速推进对外投资的意愿较强,QDII开闸、“港股直通车”和中国投资公司成立,资金分流的趋势日渐明朗。理柏中国基金透视月报9月号的数据显示,至9月末,QFII基金的总规模为79亿美元。同期发行成立的2只QDII的募集规模已经达到80亿美元,显示QDII基金的规模已超过QFII。同时,07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扩容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非流通股解禁的规模和再融资的规模都将快速扩大,股票供给大幅增加,资金分流压力加大。
第三,未来调整的压力仍在。目前,从市值来看,沪深两市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股市,股市市盈率也是全球最高,加大了回调的压力。若股指期货在2008年股市高位时推出,必将推动股指下行。
总而言之,2008年,只要影响股票市场基本面的宏观经济走势等因素未变,股票市场结构性牛市的格局不会改变。但随着股指的上涨,结构性调整的风险也在增加,未来市场的震荡和波动将会更大。
研究报告撰写人员:连平、周昆平、唐建伟、胡妍斌、张信琼、黄春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