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两条在北京“客居”一年多的中华鲟乘车抵达长江荆州段汽渡码头,随着水槽闸门的打开,它们欢快地摆动着尾巴,顺着塑料滑道游向浩淼的江水,重回长江母亲的怀抱。
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为拯救长江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增殖和养护日趋衰退的长江渔业资源,中国“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正式启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和上海等9个省市的渔业部门在沿长江12个放流点,同步放流中华鲟、达氏鲟、胭脂鱼等40万尾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约11万尾。
据了解,这是中国近年来在全长江段同步进行的最大规模的鱼类放流活动。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表示:“此次放流活动对拯救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这次活动中,从北京海洋馆辗转千里被送回湖北省荆州市的两条野生中华鲟亲鱼无疑最引人注目。中华鲟被称为“国宝活化石”、“水中大熊猫”,距今已有1.4亿年的历史,是白垩纪时期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洄游鱼类。
据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陈细华博士介绍,这两条鱼长度分别为3.68米、2.88米,体重分别为451公斤、160公斤,是此次放流活动中最大的中华鲟。
科研人员为它们打上标记,建立遗传档案,并植入跟踪器和芯片,还在葛洲坝下至长江口布设了15个固定监测站,以便对它们回归后的洄游、生活等情况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和研究。
“重回故里后的众多中华鲟依然面临许多威胁。”陈细华担忧地说,“它们回到长江后,可能会遭遇水污染、被螺旋桨绞死或被渔民误捕等威胁,对中华鲟等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的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据农业部统计,长江流域共有特有鱼类142种,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由于水利工程、航运开发、水污染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白鳍豚、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说,目前,中华鲟的生存空间已大大缩小,其群体数量也在减少,几乎每年都有因为水质污染、船只螺旋桨而丧命的中华鲟。
近年来中国加大对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力度,在长江流域全面实行禁渔期制度,沿江建立各级保护区30多个,每年对珍稀水生动物实施驯养繁殖和增殖放流。据农业部统计,1983年以来,共组织放流中华鲟苗种700多万尾,使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种群资源得到有效补充。
同时,中国长江水产研究所率先突破了人工繁殖中华鲟苗种培育的技术“瓶颈”,建立了中华鲟大规格苗种批量培育技术体系,使培育大规格中华鲟苗种的成活率从原来的不到10%,提高到80%以上。中华鲟研究所也已人工繁育了20多尾15岁左右的中华鲟,已经接近性成熟。
刘灯红说,目前洄游的中华鲟又在葛洲坝下找到了新的产卵场,并能发育成熟,物种暂时还能延续下去。这为中华鲟保护工作带来了希望。(记者 魏梦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