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区东沽,是海河入海口,素有海门古塞之称,即津门海防要隘之意。
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加强大沽口海防战备,开始构筑堡垒,正式驻军设防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型炮台。
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侵略战争。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甚至进逼京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侵略者枪炮威逼下,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区军民,在四次大沽口保卫战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入侵之敌进行了殊死搏斗,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民族气概。其中著名将领罗荣光就是诸多为国捐躯英烈中的代表。为此,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59年写下《新的对华战争》一文,严厉谴责侵略者挑起“海盗式”的战争,热情赞许中国抵抗是“有理”的正义行动。
1901年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被迫将大沽口炮台拆毁。现保存较好的是“威”字南炮台和“海”字老炮台两座遗址,其他炮台已荡然无存。
近百年来,大沽口炮台饱经沧桑,几经兴废,他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史见证。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到此凭吊,激发心中的爱国主义热情。毛泽东主席解放前后曾两次亲临大沽口炮台,体现了伟人对大沽口炮台的重视和关心。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又以“津门古塞”之誉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须知:
天津大沽口炮台电话:022-25888544 1390214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