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可人:日本钢铁行业EDI标准的现状与展望

2011年11月15日15:0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EDI Web-EDI 电子数据交换 供应链

我国自1990年引入EDI技术以来,EDI的应用与推广得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同时经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推广,EDI在商检、税务、邮电、铁路、银行等领域,逐步得到了推广。在钢铁行业,诸如宝钢EDI技术运用的也获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与此相对应,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钢铁行业EDI标准的发展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以下将着重探讨日本钢铁行业EDI标准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关于EDI的新诠释

谈及日本钢铁行业EDI标准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展望,要涉及到日本情报处理开发协会对EDI的新定义,该定义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日本EDI标准的发展方向,在此,有必要首先做个简要介绍。

传统意义上,EDI通常被定义为:所谓EDI,就是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英文缩写,是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这种技术的贸易伙伴根据事先商定的协议,对经济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它们的电子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

但是,该定义有较大的缺陷,即未考虑贸易伙伴之间运用EDI技术进行数据交换时企业间业务往来的高效率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作为大企业的下级承包商,中小企业的权益未得到反映。企业集团应用EDI技术,对贸易伙伴之间的供应链协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往往被迫接受大企业的EDI标准,其权益很难受到保护。在EDI技术的应用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应该要能切实感受到EDI技术带来的高效率才行。

第二,各行业EDI之间的跨界应用未得到反映。企业集团内或行业内的EDI标准带有该企业集团或该行业的特点,不能跨界应用,当贸易伙伴处于不同行业时,意味着它在接受此标准的同时,可能还要运用其所在行业的彼标准,当标准之间不能兼容时,反而会降低利用效率。

第三,EDI的跨国界应用未得到反映。在建立EDI标准时,如果能遵循在国内外交易中均能使用的国际EDI标准,可以相应地提高一国产业整体的竞争能力。

为此,日本情报处理开发协会在2011年公布的《业界标准EDI—现状与动向》报告中将EDI标准提升到国家基本建设的高度,通过概念框架的方式对其定义作了详细释义。其EDI的基本定义是:“所谓企业间电子数据交换(EDI),是指在企业间事先认可的业务协作过程中,将事先认可的业务信息,通过事先认可的格式化处理方式,遵从事先认可的运用程序,在事先认可的电子数据交换方式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电子数据交换行为。”在EDI概念框架中,日本情报处理开发协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业务协作”、“业务信息”、“信息格式化”、“运用程序”、“电子数据交换”五个方面对EDI进行了扩展定义,并指出作为国家基本建设的EDI应具备“健全性”、“跨界性”、“国际性”三个基本要素。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从略。

二、钢铁行业EDI标准的历史沿革

日本钢铁行业制定EDI标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当时,在钢铁厂家与商社联合组建的“供需调查委员会”所召开的会议上,商社方的代表强烈提议最好对高炉厂订货单记载项目以及相应编码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了进一步研讨该提议的可行性,随后专门组建了由5家高炉厂和4家综合商社担任委员的“账证编码委员会”, EDI雏形的出现由此开始。

从1970年制定57项标准开始到1988年为止,制定行业标准的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所开展的相关活动基本上只停留在针对企业间贸易体系的简易化和高效化问题,厂家和商社所进行的意见交换上,成效不是很大。

到1990年,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以及IT技术的发展,为了促进网络技术在信息交换系统上的应用,当时的通产省成立了“钢铁网络研究会”,钢铁行业作为因应措施,也将相应组织改组为“钢铁流通信息化委员会”。从此,钢铁流通信息化委员会积极与相关行业开展横向共同研究,依据CII标准①开始着手钢铁EDI标准的制定工作。

1992年公布了钢铁EDI标准,随后经过了几次大的修订,现在的EDI标准主体是2001年版,不过也在2002年和2005年进行了两次小的修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EDI发展显著,诸如《互联网EDI指南》的修订出版、钢厂质量检验单电子化措施的实施等均预示着钢铁EDI标准的普及出现了较好的势头。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