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然而,正是“福岛死士”为代表的这种无畏精神,在支撑着大地震之后的日本,不至于被恐怖、悲戚、绝望所湮灭。
舍己为人、尽忠职守、人道主义……灾难中,人性的力量就如点点烛光,温暖闪亮。
四月物语,樱花浪漫。日本即将进入最美的时节。那些勇士,或许他们就如绚烂的樱花,曾经怒放,便也无悔。(本报记者 董立林)
已过生育年龄,慨然搏命留守
在东京电力公司最早留下的50人中,有20人是志愿留下的员工,有30人是受政府指派的,他们大部分都在50岁以上。
核专家称,“福岛50壮士”可能均由熟悉工厂地形、管道和设施的老技术人员组成,并称“一旦发生核泄漏,选择已过生育年龄的男子是一个不成文的约定”。
尽管福岛核电站的3号和4号机组16日连出险情,这50名工作人员一度被强行疏散,但随着辐射强度的下降,这些工人再次进入核电站,以10到15分钟为单位,分批进出受损厂房,展开替过热的反应炉灌注海水、监控状况、清理爆炸、起火后留下的残骸等工作。
鉴于辐射污染威胁高涨,当局将员工增加到181人。
日本官方不愿公布他们的个人资料,只说他们都是义无反顾的壮士。在过去几天,他们必须戴上全身防辐射装备,配备微弱闪光灯,在迷宫般的核设施中攀爬。此外,他们只能在防辐射的狭小房间休息,睡眠不足,目前连食物也成了问题。
日本警视厅官员表情痛苦地说:“只能祈求他们能够平安归来,这是无奈之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