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张禄麒的“牙舟陶瓷梦”

2013年10月16日08:4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牙舟陶 贵州 中国外文局青年社会实践团 中国外文局 青年 社会实践

2.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牙舟陶是贵州陶瓷艺术中的“精绝之作”,它在设计上以民间蜡染、刺绣、桃花等图案用浮雕加刻线的手法体现,极富装饰性。(程刚摄)

牙舟陶是贵州陶瓷艺术中的“精绝之作”,它在设计上以民间蜡染、刺绣、桃花等图案用浮雕加刻线的手法体现,极富装饰性。(程刚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在中国四大名陶的榜单上并没有牙舟陶的身影,一说起此事,平塘县牙舟陶艺传承人张禄麒就显得很不甘心,“在评比四大名陶的时候,我们牙舟陶正处在衰败期,错过了时机;如果我们牙舟陶当时拿去参加评比的话,我相信它也会被评为中国四大名陶”。

牙舟陶瓷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据传由江西传入贵州省平塘县,因在牙舟生产而得名,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张禄麒正是这项技艺的第十七代传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平塘县牙舟工艺美术陶瓷厂的厂长。

在陶瓷厂的展厅里摆放着许多作品,价格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据张禄麒介绍,产品很受欢迎,“上海、北京的客人一来就带上上万块钱的东西走,他们一看就说我们牙舟陶价格不高品质又好,回去肯定好卖”。

牙舟陶不仅受到顾客的肯定,也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可以说牙舟陶正经历着它从未有过的荣光。但是这一切来之不易。据张禄麒回忆,当年的牙舟陶瓷厂还是国营工厂,体制改革后倒闭了,里面的工人要么回家去搞家庭式作坊,要么就外出打工了。作坊里的老艺人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地老去,有的已经离世,陶瓷技艺也因此面临着失传的威胁。“本来我在外面打工,但想着这个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技艺,不能让它就这么消失了,想继续把这个做下去,所以就跑回家来”, 张禄麒说起当年的那个决定显得依然很兴奋。

牙舟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烧制冷却过程中会产生裂纹,放置时间越长,裂纹越多。听张师傅说,冬天还能听到陶器“炸”的声音。“要有这种流动感,东西看上去才不会死板,才有生气”,张师傅认为裂纹是牙舟陶的一张名片。

直到现在牙舟陶的制作工艺还是延续着传统的烧制手法,用柴火烧。由于柴火烧的话没办法自动控制温度,一切都要凭经验,所以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得很高。陶瓷厂现有工人十几名,都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也都是张师傅手把手带出来的。

牙舟陶每一项工艺要求都非常严格,张师傅给记者展示了一个没有壶嘴的茶壶,就是因为当初上釉的时候没有转动壶身导致的,“所以做陶的每一个动作都很关键,一定要细,不然整个成品就都报废了”。因此技术工人的培养和引进也就成为了陶瓷厂能否继续扩大生产的重要因素。

不过张师傅对于能否扩大生产显得不是那么在意,在这个支着一堆堆柴火的贵州农村小院里,在一座座造型别致、工艺精巧的展品前,我们似乎已经感受到了这个非遗传承艺人的梦想,那就是将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永不褪色。 (记者:北京周报社 李小玉)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