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我国商业银行从未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连续多年实现利润高增长,并产生全球最赚钱的银行,2011年净利润突破1万亿元;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饱受非议:在作为贷款主体的实体企业“嗷嗷待哺”之际,靠存贷款利差获取“暴利”。
银行是在以怎样的盈利模式“日进斗金”?银行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改革着力点在哪里?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代表委员对此积极建言。
利润破万亿——银行凭啥日均进账28.5亿元?
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业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日均赚约28.5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说,2011年银行业继续保持了较高的盈利增幅,主要在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较高的利差水平,银行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良好,宏观调控带来的利润增长等。
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说,实体经济发展为银行业盈利创造了外部条件。
相对于金融危机后艰难度日的欧美银行,中国的银行呈现出资本充足、资产质量良好、盈利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不过,银行的巨额利润在国内实体经济困难、中小企业以及微型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下,受到人们关注和议论。
“银行高利润受人非议,主要在于存贷款利差高、收费多。”全国人大代表李荣杰说,一面是银行享受高息差、获取高利润;一面是作为贷款主体的中小企业以及微型企业贷款难、贷款贵。
目前中央银行调控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存贷款利差是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统计显示,2011年商业银行利润八成来自利息收入,净息差2.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面临困难、百姓财富受到高通胀、负利率侵蚀,国有商业银行仍维持较大息差,这一状况值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