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尊重农民意愿应是城镇化底线

2011年03月15日08:2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尊重农民 城镇化率 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建设 农民进城 常住人口 户籍贵族 十二五 全国政协委员

淡化“户籍贵族”,强调“常住人口”

蔡继明: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还是户口问题。户口背后所包含的,或者说它隐藏着很多含金量,这里面有就业、住房保障、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所有这些制度如果不改革,户籍制度是不可能取消的,即使表面上给你一个户口,它也是内外有别,比如蓝印的、红印的,什么年代进来的,也要给你一个区分。提高城镇化进程的质量,不仅是让进城务工的农民,还包括从不同的城市进入到大中城市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当地原居民同等的待遇。

樊纲:“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就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这是城镇化的核心。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叫“户籍贵族”,即拥有户籍的居民在当地享受的公共服务是很高水平的。而按照现在的“户籍贵族”的办法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化太慢了,何况拿有限的财力让一个一个的农民工都有了城市户籍,并给他们提供那么高的福利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加强常住人口的概念,采用双轨制,户籍继续供给,但是新的财力集中到新的常住人口上,首先提供基本保障,然后逐步扩大、逐步增加。虽然没有一步到位走到“户籍贵族”的水平,但应使农民工们慢慢觉得这个城市也是他们的城市,可以有一些公共服务品能够提供给他们,使他们在城市里一代一代地住下来。

尊重农民意愿是底线

傅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将产生巨大的住房需求。然而近年来地价和房价的过快上涨一方面抬高了城镇化建设的成本;另一方面使农民工无力在城镇定居,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难以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国家在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为农村人口和贫困人口的城镇化提供住房保障。

蔡继明:这些年来我国城市化空间扩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但这种城市化道路受到18亿亩耕地红线的限制,因此,城市里各个地方都在大拆大建,有的提出“三年大拆大建大变样”,目的就是在原有的土地进行拆迁,腾出新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而农村也出现了拆旧村建新村,旧村改造,一些农民“被上楼”的情况。农民进城或者留乡应该是自愿的,愿意“上楼”,还是愿意住自己的平房,应该照顾他自己的意愿。另外,随着大量人口进城,许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没有立足于长远发展,出现了空壳村、空壳镇。因此,对农民“上楼”问题还是应该慎重一些。

李成贵:要理性地看到,在合理科学规划下,有序地推进农民的集中居住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比如,有的自然村庄很小,二三十户人家,甚至在半山腰,这样的村庄搞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一条道路来供水、供气、供电,成本过高。适当地集中,而且集中以后还可以节约出宝贵的土地,因此不能简单否定拆村并居。当然,有些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激进也是错误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盯着农民的土地,即宅基地和村庄建设用地。

拆村并点建立新型农村社区要本着几条原则: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选择,尊重农民意愿是底线;二是要搞好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展,要有一个理性、平和、从容的心态;三是拆迁并居征地出来的土地归农民,土地所得的绝大部分收入也归农民。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