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中国网3月8日讯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月8日上午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郑新立、宋晓梧、邵鸿、吴明江、于炼谈“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提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未来五年要将居民消费率提高2%-3%,而最近我们也注意到有媒体报道说,您认为“十二五”期间提高居民消费2%-3%的目标太保守了,您觉得应该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五年提高10%,甚至如果政策得力的话,五年后可以提高到50%,请问您是如何做出这样判断的?
郑新立对此表示,去年我在全国政协的提案里提了一个“双提高”的提案,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由现在的43%提高到53%,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把居民消费率由现在的35%提高到50%,提高15个百分点。我这个提案和国家发改委收入分配司对我这个提案的答复意见都在媒体上公布了,我觉得“两会”传达的信息,包括“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就如何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居民消费率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加大了这方面的力度。我认为按照现在这个方向努力下去,用五年的时间使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和居民消费率分别提高10-15个百分点是有信心的,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
郑新立说,特别是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了“双同步”的政策,要使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同步,使我们工资的增长速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同步。“双同步”的战略在我们国家分配制度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一贯的政策就是强调居民收入的增长不能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工资的增长不能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所以每年工资的增长速度比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低两、三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低两、三个百分点。30年累计下来,差距就越来越大了。使我们的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由最高的时候,1985年的57%下降到43%,下降了17个百分点,使居民消费率由最高的1985年的53%下降到现在的35%,下降了17个百分点。所以我们用三到五年的努力,适应“双同步”的分配政策,有可能用三年的努力使我们这两个指标恢复到接近我们历史的最高水平,也只有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平,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走内生性的增长道路才能够提供保障,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增加就业,通过增加就业来增加居民收入。
郑新立还表示,提出对提高职工的工资要建立三个机制、两个标准,三个机制即工资提高的集体协商机制、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支付的保障机制;两个标准,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扶贫的标准。这三个机制、两个标准如果建立起来了,就能保证老百姓收入有一个较快的增长,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会增加得快一些。
同时,郑新立表示,提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现在有7亿人,今年我们财政支出里面拿出将近1万亿用于“三农”的支出,可以说财政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但是真正要增加农民收入,根本的措施还在于农业的现代化,通过农业的现代化让我们农村的劳动力更多的、更快的转移到二、三产业,我们现在农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点几,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比例的46%。,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6,在这种差距下让农民富起来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要通过农业的现代化,要通过创造新的农业投资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把社会资金引入到农业现代化里,加快农业现代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来分享二、三产业的利润和工资,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我想这个措施在我们“两会”信息里也体现得很充分。
郑新立最后表示,通过完善社保体系,我们把钱更多的用于消费,现在我们的储蓄率47.7%,储蓄干什么呢?一个是防老,一个是防病,还有一个是攒钱供子女上学,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了,我们这个钱就可以拿出来消费。美国人均GDP4万多美元了,储蓄率长期是负的,最近这几年才转成正的。我们人均GDP才4000美元,我们储蓄率40%多,形成了两个极端。我们社会保障的建立就让老百姓放心大胆的消费。所以“两会”传递的信息,这四个方面的措施将会让我们老百姓口袋越来越鼓,可以放心大胆的消费。因此,我对未来五年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保持一个非常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