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网观点中国特邀专家进行系列解读。
特邀专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韩复龄
CPI涨幅4%左右的调控目标有望实现
物价问题与经济全局紧密关联。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等因素推动下,我国CPI不断走高。去年7月份,全国CPI同比涨幅突破3%,达到3.3%;去年11月份涨幅达到5.1%,创28个月来新高;今年1月份,涨幅依然有4.9%。特别是粮食、蔬菜、肉禽蛋、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到两位数。
稳定物价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去年底以来,政府适时地把货币政策取向从“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大回收流动性的力度,宏观经济的目标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把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4%左右。这一物价调控目标,与去年的调控目标相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下半年以来至今月度CPI最高点低了1.1个百分点,是充分考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实际情况,以及群众的承受能力做出的政策选择。
控制物价要打组合拳: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一、货币政策收紧,回收流动性
随着经济增速趋减、货币政策收紧,明确今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目标比去年的实际情况低了3.7个百分点,国内流动性泛滥的问题有所缓解,今年成本型通胀的压力将逐级递减,物价将价受到限制,但是油价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还会存在,国内CPI数据受油价攀升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因此今年上半年通胀压力仍会存在,
二、增加供给,保障供应
尽管面临严峻挑战,但稳定物价具有积极条件和有利因素。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足,肉、油、糖、棉花都有充足的国家储备做保障,工业品总体上供大于求,构成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国家有调控物价的充足财力和物资储备,宏观调控部门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应对通胀压力的经验,这些都是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
三、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
一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四是加强价格监管,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