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透露,今年7月,曾有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而与两院院士鲜明支持态度相对应的是,普通民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普遍怀疑和恐慌。为什么这61名两院院士要上书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民众的恐慌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合规转基因食品安全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每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必须经过相当严格的安全评估。这种安全评估不仅涉及食品自身的使用安全评估,还包括该种作物种植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环境安全评估。只有安全性等同或高于非转基因食品的转基因食品才能通过安全评估。经过评估的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同样安全。
民众疑虑重重,缺乏信任
相关调查显示,至少有七成的中国普通民众认为转基因食品有害而拒绝购买和食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或许是一个纯粹科学范畴的问题,但转基因作物一旦产业化,那问题也就超出了科学范畴,成为一个社会性的议题。而显而易见的是,大众话语很难与科学话语进行对接。抛开“阴谋论”本身,公众之所以对转基因作物疑虑重重,不仅仅是因为不懂科学,更是因为缺乏对政府和专家的信任。
科学和民意不可偏废
对于转基因这样一种新事物,民众心存疑虑是可以理解的。普通民众越是不理解,越是需要科学家们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而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民意不闻不问或者索性绕开民意。对照欧美诸国,在转基因食品的推广之路上,公开理性的科学讨论贯穿始终。让民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走向市场的每一步,不仅有利于实现决策的民主,也能够在这种民主的讨论中实现科学普及的目标。
各国对待转基因食品区别
●欧盟:转基因食品必须明示。
●美国:上了货架的食品就是安全的。
●俄罗斯:每年俄罗斯国家基因安全研究会都会发布很多关于转基因产品潜在危险的报告和论文。
●日本:相关的食品标志有:“转基因”“非转基因”和“转基因不分”。
●印度:停止转基因茄子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