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为提高广大家长对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的认识,加强公众对及时全程接种疫苗、预防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重视,在今年4月25日以“宝宝健康 -- 从接种疫苗开始”为主题的第2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来临之际,由原卫生部疾控局指导,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共同举办的“爱在百天 -- 中国宝贝健康行动”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项目今天在京宣布启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毛群安主任与会并表示:“针对肺炎球菌性疾病这类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的疾病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广大医务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即刻行动、加强预防接种、保护儿童健康。”
原卫生部疾控局雷正龙副局长指出:“预防接种是历史上最有效、最经济的健康干预措施之一,为改善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目前,我国疫苗分一类和二类疫苗进行管理,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作为一类疫苗的补充,二类疫苗所预防的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在我国疾病负担中仍占有较大比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在启动会上指出,今年的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为“宝宝健康 -- 从接种疫苗开始”。这一主题也充分顺应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提高人均预期寿命1岁、婴儿死亡率降到12 ‰”的目标。曾光教授同时强调,“我国目前对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为代表的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的感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尚急待加强。”他指出,肺炎位列我国五岁以下儿童死因的第二位[1],而在各种肺炎之中,大约有50%的重症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
“肺炎链球菌疾病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WHO已将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永弘教授在现场互动问答环节中也特别强调指出:婴幼儿在出生后,随着母传抗体(IgG)逐渐消失,宝宝就会慢慢失去来自母亲的抗体保护;与此同时,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还在持续发育中,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婴幼儿体内血清主要保护抗体(IgG)的总体水平大约在出生后3至5 月龄降至最低阶段。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宝宝自身总体免疫力水平处于最低水平。因此,在婴幼儿出生后百天左右,更需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预防疾病,以提供给宝宝最及时和全面的保护。
肺炎球菌性疾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肺炎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重要死因,位列我国五岁以下儿童死因的第二位[1]。而在各种肺炎之中,肺炎链球菌不仅是小儿肺炎的主要“元凶”,也是5岁以下儿童疫苗可预防死亡的首要病因。
国际链球菌专家委员会(PACE)委员、亚洲儿科感染疾病学会候任主席杨永弘教授特别强调指出,重症肺炎中,约有50%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同时,肺炎链球菌性疾病还可能导致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2]。死亡和严重后遗症的发生率高于Hib和脑膜炎双球菌。
肺炎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以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进行传播并长时间潜伏在人体内。儿童的鼻咽部携带率高于成年人。横断面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婴幼儿鼻咽携带率达85%[2]。杨永弘教授亦特别指出,肺炎链球菌是我国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北京儿童医院1953-2002 年对断续收集的202 例因肺炎死亡5 岁以下儿童的肺组织进行检测,其中57%存在肺炎链球菌感染,显示肺炎链球菌是我国儿童肺炎致死的重要原因。
共同努力:降低耐药,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杨永弘教授强调,抗生素耐药问题是目前儿童肺炎链球菌疾病治疗所面临的一个全球性的、急剧发展的问题。我国肺炎链球菌抗生素耐药形势严峻,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肺炎链球菌有很多种,其中分布最广、引起疾病最多的一些血清型对某些抗生素耐药性已达到80%以上,甚至100%,导致治疗难度很大。耐药致病菌导致的感染往往是致命的。耐药所致的治疗无效或治疗周期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等,也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全球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疫苗是降低肺炎链球菌耐药率的有效手段之一[3]。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将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预防纳入儿童免费免疫规划,大大降低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两岁以下儿童罹患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比例,这些经验对我国儿童的肺炎链球菌疾病预防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