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内,没有一丝烟味,似乎也找不到烟灰缸等烟具。
这样的无烟环境不只是为了配合前不久刚刚在这里结束的“全国医学院校控烟能力建设会议”,而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开展控烟课程的成果。
目前,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高达百万。控烟组织称,局面如果不加控制,这个数字在2025年将达到200万,2050年将达到300万。
“吸烟有害健康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接下来我们该怎么控烟?”浙江大学医学部控烟研究中心主任杨廷忠发出这样的疑问。
2010年3月,浙江大学所在的杭州市出台了禁烟令,但一年多时间下来,效果有限。国内其他一些实施禁烟的城市,也大多遭遇了这样的尴尬结果。
多年来,不少医院曾开设了戒烟门诊,然而很少有吸烟者去光临。北京戒烟门诊始于1996年,当时在全市医院中开设了22家。由于患者稀少相继关张,到2007年时仅剩三家。
“全民控烟,不仅要求政策配合,还需要有专业的控烟员,那就是医生的配合。”杨廷忠说,“医生在社区中是健康问题的意见领袖,一般只要一线医生带头不抽烟,并劝导或帮助戒烟,周边包括病人在内的群体就可能追随他。”
杨廷忠提供了一份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普通临床诊疗中,只要医生提供3分钟以内的戒烟询问劝导和帮助等,就能使30%的人戒烟;时间在3-10分钟的,可使60%的人戒烟。
在杨廷忠看来,医生理应承担控烟政策倡导促动、大众教育及为戒烟提供技术支持的任务。但现在医院的医生普遍缺乏“戒烟能力”,其根本在于他们没有经过控烟理论与技能的系统学习。
我国目前有183所大学招收医科本科学生,涵盖公共卫生、医疗和护理等专业,每年大约有10万名毕业生。杨廷忠认为,对医科学生的在校课程中进行系统控烟教学,将可以提高全国的控烟水平。
以杨廷忠领衔的浙江大学医学部控烟研究中心团队,自从2007年以来致力于医学院校控烟能力研究。而在全国,目前已有31个具有公共卫生专业的大学完成有关控烟的理论教学,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合作下进行了“无烟校园”建设。
“全国医学院校控烟能力建设会议”将这些学校已探索的模式向临床和护理等专业推广,由全国60个大学、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及医院合作实施。这样的话,参加控烟能力建设的大学将占到全国医科大学的一半。
从浙江大学目前为医学院的学生开出《公共卫生控烟教程》和《临床医学控烟教程》这两门专业课程上,可以看到内容包括控烟如何融入政府和学校目标、分析吸烟类型、如何应对常用戒烟托辞等。
为了使控烟达到预期效果,杨廷忠建议将控烟和戒烟内容作为大学医学教育必修内容。此外,在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应含有控烟和戒烟内容。(林佳佳、李亚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