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约3000万青少年受情绪障碍困扰

2012年04月06日16:3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心身科 情绪障碍 分离焦虑 情绪失控 行为治疗 妈妈 主治医师 系统脱敏 多动障碍 投篮

自闭、多动、分离焦虑……

家有“非常小孩”怎样帮他们找回阳光童年?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各种儿童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约15%-20%,中国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有3000万。

自闭、多动、分离焦虑……许多儿童心理障碍问题让本该阳光的童年消逝,我们称这些孩子为“非常小孩”。家里有个“非常小孩”,怎么办?我们采访了省立同德医院相关的专家。

只玩那只布老虎

明明开口较晚,语言发育也很缓慢。直到3岁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家里人教他,也毫不在意,甚至都不正眼看人,从来都是独自一个人玩,玩具也只是玩那只布老虎,尽管它又脏又破。有一次,奶奶想从他手中拿下玩具清洗一下,明明突然疯了一般大哭大闹,尖利的哭声令人心里发毛。

任志斌(儿童精神科主治医师):明明得的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交方面的极度缺陷,缺乏目光接触,想象力弱。语言方面发育迟缓,对语言理解和沟通均有困难。行为刻板,兴趣范围专一狭窄,甚至极度专注于某些物件,一旦被打断就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形。智力发育一般较差。

此类患儿治疗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多数需要特殊的心理行为治疗,需要极大的耐心反复教育才能获得一些简单的技能。

总是闲不住爱打闹

乐乐是一个闲不住的孩子,整天在家里上蹿下跳,一刻不停。起初爸爸妈妈并没有在意,直到上幼儿园后老师反映孩子在班上总是安静不下来,注意力无法集中。而且很喜欢和其他小朋友打闹,有几次甚至把小朋友都打哭了。玩玩具时也是抓起这个,又放下那个,不能好好玩一种玩具。老师怀疑孩子有心理问题,建议家人带他去医院看看。

马永春(心身科主治医师):乐乐的表现就是典型的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这些孩子往往很难安静下来,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一般不理想。智力方面的问题不突出,但孩子的操作智商往往明显低于言语智商,也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有些孩子会伴有打人、偷窃等行为问题。这一类孩子通过药物控制病情,并辅以一定的心理治疗。

胆小不愿意上幼儿园

妮妮是个胆小的孩子,从小爸爸妈妈就发现她特别怕黑,从来不肯一个人睡,试了多次都因不肯睡觉而作罢。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情况则演变为不愿上幼儿园,不肯和爸爸妈妈分开,每天早上送到幼儿园时妮妮都大声哭闹,要和爸爸妈妈回家。每天为了让孩子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妮妮的父母绞尽了脑汁。

陈正昕(心身科主治医师):胆小、依赖父母的孩子在离开父母时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会令其出现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我们称之为分离焦虑,长此以往则会形成孩子依赖、胆怯,缺乏能动性等性格特点。

对于分离焦虑等情绪性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配合指导父母教育行为来改善孩子的行为。

怎样找回阳光生活?

除了专业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之外,陈正昕医生提供了一些方法给父母,来帮助“非常小孩”尽快找回阳光生活:

可以采用一些形象化的教育方式。如讲故事,可以把孩子编入故事中成为故事的主角,或把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编入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道理。尤其是自闭症的孩子,他们对于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例如要教会孩子吃饭的概念,可以让孩子同时看着画有小朋友吃饭的图片,让孩子有直观的认识。

对于胆小的孩子,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如怕黑的孩子可以逐渐缩短父母陪伴其睡觉的时间,或者打开卧室的灯,逐渐调暗灯光强度,达到逐渐消除恐惧的目的。

可以采用代币等方式。如每次表现好时给予一朵小红花,不同数目的小红花可以兑换一定的奖励,增加孩子改善行为的积极性。

对于冲动控制及注意力方面存在障碍的孩子,有一些小游戏可以锻炼他们这些方面的能力。如用小篮球架投篮、打乒乓球、吹肥皂泡等,家长们不妨一试。(通讯员楼建丽记者 余敏)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