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如果上一代不携带致聋基因,即使是在聋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也不会有致聋危险。今日上午,北京市高危人群致聋基因筛查项目检测结果对外发布,本市2万持证聋人中,共有2970人携带致聋基因,占受检人14.25%,这意味着剩余的17000余持证聋人只要避免环境等因素影响,就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
今年3月,本市开展了高危人群致聋基因筛查。日前,筛查全部完成,项目共检测了16个区县的20839位持证听力残疾人,其中检测出2970人携带致聋基因,占受检人数14.25%。其中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5个区携带致聋基因的聋人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下聋人群体携带遗传性致聋基因的占受检人数的30.40%。由此可见,该群体的遗传性耳聋发病率高,生育耳聋后代几率高,是重要的携带致聋基因突变的高危人群。
根据检查结果,如果聋人夫妻都没有致聋基因,只要避免环境因素影响,就有可能生出健康宝宝;若夫妻都有致聋基因,可在妻子孕前和产前,到医院由专家进行孕育指导;若夫妻一方有致聋基因,则需要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产前诊断。
今后,市残联将与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联手”,对此次检测发现的所有致聋基因携带者建立信息数据库,把筛查的结果作为制定残疾预防和康复保障政策的重要依据。(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