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年化肥施用量增百倍 有毒物质危及食品安全

2011年05月27日09:5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化肥 施用量 化肥施用量 残膜 耕地 农膜 低温燃烧  食品安全 化肥农药

   3月17日,贺兰县化肥厂工人正在装运即将出厂的化肥。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 我国化肥平均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

● 我国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被指“白色恐怖”

● 我国每亩农田需用近两斤农药且60%~70%残留土壤中

本报记者韩乐悟

“科学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规范使用无害健康”、“已纳入农药严格监管”……

无论专家如何解释和安抚,近日“裂瓜”事件中的“膨大剂”三个字,已让不少消费者今夏吃西瓜“望大生畏”。但令人不安的又何止一个什么“剂”?

“不管有没有害,为什么要用它?”这句颇有代表性的疑问,实际上是在指向一个根本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

记者近日获悉,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吨,平均18亿亩农田每亩需要近两斤;

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

这些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污染了耕地、水等农业之本,还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

不使用大量的外部资源就成功地保持了土壤肥力和健康。这是一百年前西方农学家发现的中国农业最令人称奇之处。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正在工业化之路上被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裹挟着一路狂奔。

如今我们已深陷食品安全困境不得自拔。专家提醒,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

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

对“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往往较关注城市中一次性塑料餐盒及购物袋等的使用与回收。但记者获悉,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的“死亡”。

“我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推广、应用农膜,弄得全国山河一片‘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如是说。

长期致力于退化生态系统与退化农田修复的蒋高明,日前对记者讲起他在一些农村看到的几乎被清一白色塑料膜覆盖的农田、山坡的景象时,用“白色恐怖”来形容。

据蒋高明介绍,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而最关键的是它没办法降解。有人研究了其寿命后得出结论:大概要7代人、140多年还降解不掉。

令人担忧的还有,在降解农膜的过程中,会有致癌物二恶英排放到空气中。比如有些勤快的农民将农膜从田里拣出来后就地焚烧,看似干净了,实际上低温燃烧排放的剧毒二恶英进入了农民身体和大气中,成为难以除掉的恶性污染物。

在蒋高明看来,农膜是现代农业最垃圾的发明。人们利用它得到一部分增产后产生依赖。在脱离了传统锄地做法,不用有机肥、秸秆等养地,覆盖一层农膜就实现了保温、保水、除草、杀虫等目的,表面看是再好不过的事,但实际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是在加速耕地“死亡”,无异于“杀鸡取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