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即将过去的2010年无疑是一个养生热年。年初,张悟本“绿豆治百病”的养生论轰然倒地,这让我们开始回过头来审视什么才是真正科学的养生;随后出现的毒韭菜、毒豇豆、洗虾粉、性早熟奶粉、地沟油、一滴香、反式脂肪酸、金浩茶油、假蜂蜜假蜂胶等等一系列的事件,又让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前所未有的关注;超级细菌的全球性反攻,让我们对滥用抗生素开始深刻反思……
站在2010年岁末回望,我们发现,过去一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出现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我们希望通过对于典型事件的梳理、归类,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只有追根溯源,才能为这些复杂的问题开出合适的“药方”。
事件回顾1
张悟本被拉下“神坛”
2010年2月初,凭借某电视台的一档养生节目,“中国食疗第一人”张悟本几乎是一夜蹿红。他所著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也迅速成为各大书店、网站销售黑马。张悟本所提倡的养生食疗法,绿豆的地位至高无上,几乎到了包治百病的程度。他还甩出“吃辣椒比吸烟危害大”、“糖尿病80%都是误诊”、“降压药会吃出脑梗、肾衰竭”等雷人语句。
在张悟本的养生理论中,不论是治疗近视、高血压,还是癌症……药方中没有灵丹妙药,只有绿豆、白萝卜和长茄子。他声称多次用它们治好了肺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肺炎等数十种常见疑难病症。当时,张悟本的悟本堂是一号难求。
然而,在2010年5月有媒体报道张悟本涉嫌学历造假后,卫生部也否认了张悟本为“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随后,“悟本堂”停业并遭到有关部门的强行拆除,在一片质疑声中,其著作也在各大书店纷纷下架。张悟本被拉下“神坛”,从“中国食疗第一人”跌落为伪科学的代言人。
点评:在狂热的盲目崇拜背后,我们看到人们对健康养生的渴求;在张悟本的夸大其词背后,我们看到诸多疑难杂症对人们生活颠覆性的影响。为什么张悟本能走上神坛?恰恰是因为我们总是在被疾病困扰,并且一直缺乏科学的保健知识与健康的生活习惯。
揭开道长李一“神迹”
继张悟本之后,“神仙道长”李一因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了新一任“养生达人”。他曾被宣传成养生专家、学问大师。他不仅号称有3万名弟子,更是身怀“驾驭220伏电”的绝技,自称有利用电流断症、治癌的特别“医术”,后来却被曝光其履历和“神通”多有虚假,且还是多年不执行法院赔付判决的被执行人。
李一曾在一电视节目中上演使用道家胎息法在水下憋气2小时22分钟,而这一“神话”也被证实为虚假宣传。重庆北碚区民宗局表示,绍龙观将李一表演的“密闭容器中生存两小时”宣传为“水下生存两小时”,属虚假宣传,已责成其纠正。相关卫生部门透露,李一长期以“人体通电”疏通经络预测疾病并没有获得过卫生部门的医疗许可。
8月14日,李一的弟子到有关部门举报他涉嫌强奸等不法行为,重庆警方随后介入调查。在相关“神迹”一一被揭开之后,又一个“养生大师”倒下已是事实。
点评:无独有偶,李一也是仗着人们对疾病尤其是癌症治疗的强烈需求才“应运而生”,单纯看他的任何一项被曝光的事件,无不带着强烈的哗众取宠的意味。
事件回顾3
海南毒豇豆——高毒农药蔬菜
海南产豇豆在武汉查出含有禁用农药后,合肥又检测出有毒豇豆。毒豇豆事件在全国持续发酵,各地纷纷采取防控措施。而就在此时,海南农业厅官员又曝出“不排除其他农产品涉‘毒’可能”,使事件又平添变数。
经调查,被检测出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的豇豆主要来自海南省陵水县和三亚市崖城镇。豇豆是海南省农民冬季主要种植的瓜果,全省共种植20万亩,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陵水、东方、乐东、澄迈等六市县,分别销往全国各地。
高毒农药目前有两种渠道进入市场:第一是地下秘密通道,监管部门难以发现;第二是高毒农药掺杂在低毒农药中了。既然如此,那么不仅豇豆,其他海南农产品是否也可能残留了高毒农药?“去年底海南气候阴湿,蔬菜虫害多,或许有农民为了保证豇豆美观、好卖,提前洒了高毒农药,因此也不排除有其他农产品残留农药的可能。”但是,海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邢诒铁说,豇豆比一般的蔬菜瓜果虫害多很多,洒药也更多。
农产品检测方面有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前者只能检测农药总量是否超标,无法查出农药种类,而后者可以精确到农药的种类和含量,但每个瓜菜品种每次检测费用高达2000元,且两天后才能出结果。由于海南全省只有一台定量检测设备,海南普遍采用的是定性检测,目前海南省农业厅已着手加大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力度,将豇豆生产基地、瓜菜收购点100%纳入监测范围,确保海南豇豆及其他冬季瓜菜质量安全。
点评:没有哪个部门能够明确说明,我们每天吃进去多少残留的农药,哪些是高毒的。毒豇豆事件更像一个警钟,敲给农民,敲给监管者,也敲给无法知道真相的消费者。市场监管与检测技术只有同步到位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
事件回顾4
青岛韭菜农药超标
据《齐鲁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山东青岛连续发生几起食用韭菜中毒事件,为保证市民餐桌安全,青岛市工商局严控各大批发市场韭菜进入,每筐必检,截至目前共查获并销毁农药残留超标韭菜1950公斤。
青岛一些医院陆续接到9名食用韭菜后中毒的患者,他们都是食用韭菜之后出现了头疼、恶心、腹泻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属于有机磷中毒,也就是说韭菜上的残余农药严重超标导致中毒。
发生了韭菜中毒事件后,青岛市工商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执法人员每天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零售市场以及商场超市的蔬菜实行不间断拉网式监管。调查发现,不合格韭菜主要来自高密的夏庄镇、河崖镇及寿光的稻田镇等三个镇,销售渠道全部是在早、夜市。
点评:农药残留超标,与其说是菜农的疏忽,不如说是市场监管的不利,所有进入市场的农产品难道不需要经过一定的检验核查就能直接进入菜市,进而直接进入市民的菜篮吗?到底是谁的疏忽,显而易见。
事件回顾5
早熟门——激素和抗生素
在8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圣元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事件中,圣元公司应该算是比较冤枉的。因为国家相关部门检测后称,奶粉是安全的。而在其后蒙牛和伊利的公开“对掐”事件中,人们发现圣元不过是蒙牛和伊利利用公关公司进行有计划的相互攻击时被殃及的“池鱼”。
不过,牛奶是否安全,仍然成为一个被广为关注的话题。对掐事件之后,有养殖户主动向媒体报料,用人工养殖奶牛产出的牛奶为原料生产的奶粉中含有激素不可避免——我国60%以上的奶牛处于散养,奶牛大多是12个月不断挤奶,如果不保持一定的激素水平,很难达到规定的产奶量。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说,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严重改变了动物的生长习性,牛奶生产要借助于药物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也曾透露,奶粉中含激素并非个案,对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业潜规则。李涛介绍说,“我国当前的奶牛饲养方式与传统不一样,差别体现在出奶率上。因为奶牛分泌乳汁的多少与身体内的激素含量有关。为追求更高的出奶率,一般就是对奶牛进行肌肉注射。”
除了激素,抗生素同样也被广泛用于奶牛养殖过程中。有专家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一般奶牛场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而治疗的方法就是打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的药物一般是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
点评:什么样的牛奶是安全的?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刚刚树立起来的小小信心又一次被摧毁。更让人担忧的是,就在不久前,媒体再次揭开行业内幕:激素和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每天喝奶吃肉,就相当于每天吃下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和激素。面对餐桌,我们可以选择的安全食品是那样的少。
事件回顾6
和欧洲多个国家输入型的超级细菌感染案例不同,中国的两名感染者是初生的婴儿,并没有跨国旅行的经历,也就是说,和印度、巴基斯坦一样,中国本土就有滋生超级细菌的土壤,而这几个国家正好都是抗生素滥用大国。
研发一种新的抗生素需要十年,而让这种新的抗生素失效,只需要两年。目前,随着新抗生素的研发呈下降趋势,最近两年更是没有一种新药问世,在每个抗生素滥用大国,各种普通耐药菌和超级细菌的增长速度都甚为惊人。截至今年11月,超级细菌在4大洲、超过20个国家生根发芽,其中也包括中国。10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通报了中国大陆有3例感染超级细菌的病例。
虽然这种新型的超级细菌造成的绝对死亡人数并不多,也没有像SARS和甲流一样在人群中大规模地扩散,但它的出现还是让各国如临大敌。因为它几乎无药可医,在全球上市的将近200种抗生素对这种新型超级细菌几乎束手无策,欧洲甚至有医生惊呼,至少10年内没有抗生素可以完全有效地对付这种细菌。
在中国,抗菌药被视为万能药,小到感冒、发烧、咳嗽、拔牙,大到外科手术、肺炎,无论是医生、药店还是病人,首选药物就是抗生素,在我国销售量排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虽然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对人体的直接毒性很小,但动物的细菌耐药性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在人体内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将来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很可能无药可治。
点评:中国老百姓自备抗生素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感冒了自己去药店就能买到各种消炎抗生素药物,去医院看病医生随便就能开好几天的生理盐水,这已经不是一个医疗漏洞,而是长年累月的痼疾了,可怕就可怕在至今连很多医生都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治疗方式是错的,超级细菌在中国的内源性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