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是主因
其实,在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看来,纠缠于糖尿病患者的数字是9000万还是多少万,“对公共卫生决策,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她认为,这个研究的主要结果是揭示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的严峻事实。
糖尿病既与遗传有关,也与膳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有关,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杨文英分析,老龄化、城市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患者人数增加的客观因素。
肥胖是衡量生活方式变化的重要指标。医生们常用体质指数(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来衡量一个人的肥胖程度。杨文英比较说,1994年,新诊断患者的平均BMI不到25,此次平均25.9;BMI超过30的,以前不到5%,此次8%。
几个趋势引起了杨文英的关注。首先,中年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30岁至40岁男性、40岁至50岁男性、50岁至60岁男性的患病率分别达5.2%、11.1%、15.5%。这部分男性一方面社会负担沉重、工作压力大;另一方面往往应酬多,经常一边吃饭、喝酒,一边谈事,因此肥胖率高,甘油三酯高。对于这部分男性,如果不加强糖尿病的管理,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年龄,将比老年患者要早。
其次,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和城市的患病率都是12%。这意味着,糖尿病已不仅仅是“城市病”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杨文英测算,全国有15.5%的成人,即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代谢功能已经受损,但仍未达到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这部分人群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如果这些人不管理,每年将以8%至10%的速度往糖尿病转。”
在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已不明显。杨文英认为,这意味着,虽然农村并不如城市富裕,但只需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吃饱了,干活儿少了”,轻度高血糖就会出现。
社会负担加码
糖尿病一般并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它可能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在杨功焕看来,它和高血压一样,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许樟荣表示,如果调查马路上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三分之一眼底有病变,五分之一心脏有问题,五分之一脑部有问题,“这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的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三分之一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需要截肢。
正是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又需终生治疗,所以患者的经济负担沉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唐玲等人的研究显示,在2002年的中国城市,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的年人均直接医疗成本约为3700元,有并发症2型糖尿病的年人均直接医疗成本约1.38万元,这意味着大量的费用是用于治疗并发症;全国城市糖尿病总医疗成本约234亿元。
随着患者人数的迅速增加,治疗费用也在节节攀升。根据许樟荣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等人的研究,1993年到2004年,糖尿病直接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9.9%。
这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表示,在上海,糖尿病治疗费用占人均收入的78%;在西安,则是178%。一份山东的研究则显示,农村糖尿病患者一年治疗费用平均为1720元,占人均年纯收入的37.4%。
干预生活方式可预防
正因为治疗成本如此昂贵,所有专家都表示,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应是重视预防和早期干预治疗:对于健康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远离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改善生活方式,少吃、多动、减体重,定期检测血糖;对于新发现的患者,尽早治疗、干预,使并发症晚发生、少发生,甚至不发生。
一个令中国医学界津津乐道的研究――大庆研究――为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了良好借鉴。这个由已故糖尿病专家潘孝仁领头的研究,在大庆持续了20年,耗资200万元。1986年,研究人员在大庆随机选择了11万人,并从中筛查出了577个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这577人被分为四组,其中三组分别接受饮食干预、运动干预、饮食运动联合治疗,还有一组则不接受任何干预。
经过六年的生活方式干预,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生率降低51%。此后,生活方式干预停止。2006年,研究者追踪这577人发现:20年间,未干预者有93%患上糖尿病,17%已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另有12%死于其他疾病,44%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而在干预组,80%发生了糖尿病,少于未干预组,而且比未干预组人群平均晚发生糖尿病3.6年。
研究者认为,在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中,以小组形式开展的、以饮食和运动为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长期持久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此一研究的论文也发表在2008年5月的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并广受国际医学界关注。
不过,干预的前提是知道谁需要接受干预。杨文英等人的调查揭示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60%的人此前未被诊出患上糖尿病。
杨功焕表示,规范化的健康信息的传达非常重要。“应该通过健康教育,让老百姓知道,我什么时候该去检查血糖。基层医生应该在社区内,把这个信息传达到位。”
杨文英则表示,她也是想通过此次研究,告诉大家什么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她还计划做一个高危人群的预警评分,通过它,就可让人们知道自己处于糖尿病的高危、中危还是低危状态。目前的研究表明,除了糖尿病家族史,年龄、肥胖、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都与糖尿病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