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海关严查个人超带货币入境 多部委迎战热钱 万亿市值个股仅4只 -调查报告称35岁是离婚高发期 2020年上海人口红利期料终结 -人大常委会确定08年工作要点 立法计划 将审议稳定物价情况报告 -李克强任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 人民币年内升幅近4.6% -中国政府采购5年节支1800亿 监察部:违法违规个人单位进黑名单 -马英九:将取消台商投资大陆40%上限 台对人民币兑换修法有进展 -1季度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房价格上涨11.8% 发改委:严控二套房贷 -中加有望签引渡条约 赖昌星案成焦点 三峡库区现大量非法活人墓 -姜瑜:巴黎授予达赖"荣誉市民"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外交部答问 -商务部就国内部分群众抵制家乐福表态
医改中人的因素:医师队伍、医患关系等最难解决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4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公众的热议声中,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目标的医改,已悄然迈开步伐,尽管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尚未问世

图表:陈竺:2008年医改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试点 新华社发

经过一年多努力,由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牵头、16个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形成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1日、15日分别主持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与会的医务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负责人、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农民工、企业工会主席、国企职工、外企职工、县级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居委会负责人、中学校长等22名群众代表先后就《意见》稿提出了看法。

温家宝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紧迫工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认真总结以往改革经验,加快推进和深化。

他还说,我们打开中南海的大门,把群众请进来听取意见,就是启进善之门。这样的座谈会还要继续开,边座谈边研究。经过这一轮的征求意见之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稿,适当时候公开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杨镜,为他所在的协会对热议中的的医改方案未尽到力量感到遗憾,这家协会是全国200多万执业医师的行业组织。

“目前我们也是通过媒体了解方案动态,可能(让我们参与的)时候还不到。”杨镜说,“我想相关部门对此一定有所考虑,因为医改方案最终需要医生去执行。”

外科大夫出身的杨镜认为,就当前来看,医师队伍、医患关系等问题,是医改必须正视的,也是解决起来最为困难的地方。

几近三年的热点

医改方案尚未公开,但其轮廓已渐清晰。

2005年6月,本刊独家报道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关于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此后,医改迅速成为热门话题。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此后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重申上述观点,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胡锦涛说,要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要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随即,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卫生组织等在内的海内外多家研究机构纷纷提出研究意见,所谓的医改方案也由最初的6套增加至现在的10套。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召开。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007年6月,54岁的无党派人士陈竺被正式任命为卫生部部长。被任命之前,这位著名的血液学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不同场合对中国卫生体制改革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包括要加大公共卫生研究及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中政府、消费者、提供者三方关系的新框架;在进行卫生体制改革时,不能忽视对民族生物医疗产业发展的支持。

温家宝在今年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重点做好四件事,包括: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控制药品价格上涨。

关于医改方案的讨论、研究,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内容之广,社会影响之大,实为卫生行业仅见。

医改“实际上已经开始”

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向媒体表示,“医改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开始。”

他说,已经开始着手建立的覆盖全体农村的“新农合”,实际就是医疗改革的一个步骤。“此次我们讲医改方案,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指导意见和一些配套方案,不久后就会公布,我现在讲不出这个时间表,我想不会太久。”

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政府部门在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均有动作。

非典疫情之后,政府加大了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在做好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同时,对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血吸虫病等严重传染病患者实行免费或低收费治疗。

此外,政府开展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灭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将计划免疫范围由原来的7种传染病扩展到15种。

针对公众反映强烈的看不起病的问题,政府部门已着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卫生部自2005年起启动医院管理年活动,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控制医疗费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现已扩大到全国86%的县,参合农民达7.3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1.7亿城镇居民;2007年下半年,79个城市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另据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结果,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04年的80.5%下降到2006年的69.7%,按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每诊疗人次费用与2005年相比接近零增长,住院费用出现负增长。这是近20年来医药费用控制首次出现的良好情况。

针对公众提出的在基层医院看不了病的问题,政府加大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并在2005年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如今,中国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000多个,全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6万人,通过“千名医师下社区”、“老医生进社区”等措施,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实施两年来,万余名来自城市518所大中型医院的医务人员到600个地处贫困、边远地区的县医院、中医院和1300所乡镇卫生院,共诊治病人近200万人次,培训医务人员56万人次,提高了受援单位的服务能力,方便了农民就医。

为遏制药价虚高,政府部门自2006年起展开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今年更是将10年前从卫生部独立出来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划归卫生部管理。

在各界热议医改之时,至2006年底,全国卫生系统从业人员共上缴自查自纠款项2.7亿元;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全国卫生部门配合执纪执法机关共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979件,已查结434件;已被刑事处理242人,党纪政纪及其他处理270人。

“我很担心这支队伍心会散了”

在杨镜看来,当务之急还应包括稳定医师队伍。

他认为,“这支队伍是非常好的”,因为,这支队伍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在大灾大疫的危险关头能够恪守职责,护佑生命。同时,这个群体大多具有高学历,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特别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承受着较大工作压力、工作风险的医生们普遍具有奉献精神,很值得称道。

“从这个意义上,我很担心这支队伍心会散了。我不是危言耸听,医师队伍的流失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国外的情况则是大家想方设法奔这个行业来。”杨镜向本刊记者强调。

据他掌握的情况,现在,医学生毕业后做医药代表、或者医生转行的比例相当高,加之医生往往不愿子女学医,这些迹象都表明医生队伍急需稳定。

“近年来不断听闻医生被殴打致伤的消息,这些情况特别令国外的同行不理解,因为这个职业在国外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而在国内,医生的职业声望下降很快。”

如此的执业环境令这位上世纪60年代即开始行医的专家感到“特别难受”。他坦率地说,医生的医德医术都需要提高,但主要的还是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甚至不单纯是卫生领域独有的矛盾,比如城乡资源的巨大差异等,卫生如此,教育、文化等领域亦然。

杨镜回忆道,1965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六二六”指示,也是希望改变农村卫生资源缺乏的问题,但事实证明,下去的医疗队最后还是回城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城市化、现代化,但政府应该拿出一些缓解的措施。”

医患之间的矛盾迟迟不能化解,医生队伍潜存不稳定因素,医改就可能遭遇内外两面的不满。在政府决心加大投入后,医改成功与否,人的因素似乎更加凸显。

已悄然启动的医改,将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值得期待。(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冉燃)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相关文章: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预言:医改新方案年底难出台
聚焦珠海医改模式:病分大中小、费用解决各有渠道
上海卫生局长称医改新方案预计两三个月内出台
国务院首次举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座谈会(图)
陈竺:新医改要解决影响医卫事业发展的体制问题
卫生部:医改方案将公开征求意见 正研究配套文件
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医改经费大部分补助患者
陈竺解答医改“路线图”: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图片新闻:
中国巨资保护西藏环境 "十一五"将投100多亿元构筑高原生态屏障
农业部官员:国内粮价上涨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反贫困进程/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 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 考研资讯大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国际现代化 / 生态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