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必须改革”———这已是各方共识。但到底如何改?各方争执不下,自然也成了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比如,都说政府要加大投入,可是补需方(患者)还是补供方(医院)?哪个效率更高?钱更能花到刀刃上?比如,保大病还是保小病?政府能不能承担?如何既减轻个
人负担又不致于留下少数人挖大家墙脚 的漏洞?比如,如何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如何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比如,是效仿以英国为代表的全民医保模式?还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或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保险模式?或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个人储蓄模式?专家小心翼翼,百姓望眼欲穿。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之一。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医改成功与否,关键看成效,必须解决医患双方担心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沈光明介绍说,九三学社有不少医疗卫生界的专家,他们有他们的忧虑。比如,无论大病小病,患者全都集中到大医院,一个专家一天要看几十个病人,最后累得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还有他们担心医疗风险。为了降低风险,有的医生能凭经验判断的病症也要求患者做仪器检查,加大了患者的负担。或者原本医生可以冒一定风险将病治愈的,医生也不去冒险,而是用最保守的方式治疗,最后吃亏的还是病人。
而患者一方呢?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泗绢集团有限公司后纺车间操作员陶海霞说,医改要解除普通患者的苦恼。比如得个感冒,一进医院就几百元,挂一次水也要几十块。现在基层工人收入不高,压力很大。还有去大医院看病要排队,一些医生的服务态度也不太好。政府应该多建些社区小诊所,配一些医术好的医生。
陶海霞代表并不太清楚一个极端的例子———2007年11月21日,怀孕9个月的女子因呼吸困难在同居男子陪同下去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发现孕妇及胎儿均生命垂危。然而由于其男子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最终孕妇及体内胎儿不治身亡。事后有评论认为,除了男子自身原因,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也是其迟迟不能签字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医患两方都觉得委屈?”“为什么一个神圣的职业,现在却被妖魔化?是职业的悲哀,还是制度的缺陷?”“何时才能既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难,又让医生的医疗技术能有合理的价值回报?”这是上海仁济医院普外科年轻医生卞正乾,在自导自拍反映医生日常工作生活的DV电影《白领日志》时的困惑。
近日,北京大学教授李玲就《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医改》发表讲演提出,当前医疗卫生发展的国际趋势是,健康由纯个人责任向个人和社会共同责任转变;医疗模式由治病向健康管理转变;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社会整体,实际上应该考虑的是宏观效率,应该让医院以较小的成本维护病人的健康,而不是提供尽可能多的高成本医疗服务。
2007年底,卫生部部长陈竺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