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千亿难挽回基民信任 折扣费率能否扭转困局?

2012年08月30日16:4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盈利 基金公司 基民 基金管理费 保本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 固定管理费 费率标准

截至8月29日,基金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67家基金公司旗下1085只基金上半年一举扭亏为盈,合计盈利997.56亿元,创下2010年以来之最。然而喜人的成绩却并未扭转基民的信任。在一片“旱涝保收”的争议声中,管理费打八折等让利于民的优惠模式能否平息基民怨气,扭转行业困局?

连跌令投资者丧失信心

受上半年股票市场小幅上涨带动,长期业绩不佳的基金上半年终于扭转了尴尬的境地,合计盈利达997.56亿元。其中,偏股型基金为主要贡献者,盈利749.6亿元,占比达75%。

不仅偏股型基金创收明显,各类型基金也均有所斩获。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债券型基金实现盈利88.55亿元,货币型基金实现盈利80.51亿元,保本型基金实现盈利15.50亿元,封闭式基金实现盈利53.43亿元,QDII基金亦实现盈利9.88亿元。

尽管上半年基金操作整体获利不菲,但实际来看两个季度市场走势可谓天壤之别。在一季度市场一路反弹冲高过后,二季度在跌宕起伏中上演“过山车”。不过,在二季度上证指数整体下跌1.65%的情况下,此前一直巨幅亏损的偏股型基金却抓住了结构性机会,不仅有所斩获,甚至盈利较一季度接近翻番。

然而股市的不断下跌,令投资者丧失了信心,份额流失在所难免。去年10月成立的长盛同祥泛资源基金规模从最初的9.42亿份缩水至今年二季度末的5372.45万份,缩水比例高达94%,令人吃惊。

在市场份额大幅缩水的背后,机构减持成为主力军。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从2011年末的18.55%下降至17.97%,持有份额从2354.46亿份下降至2271.08亿份;混合型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从11.46%下降至10.31%,持有份额从711.09亿份下降至622.79亿份。

银基博弈“收费联盟”矛盾凸显

而与基金业绩实现盈利形成鲜明反差的,则是基金公司净利润的下滑。包括博时基金、大成基金、银华基金、富国基金和招商基金等在内的大多数基金公司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大成基金和招商等基金公司净利润几乎腰斩。

基金公司净利大幅缩水无疑与管理费收入下降息息相关。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67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总计为129亿元,同比下滑了13.64%。其中,有15家公司管理费收入下滑20%以上。

不仅如此,上半年由于基金规模的下降,托管费亦下降10.29%,支付给券商的佣金更是剧烈下滑了27.45%。

与此同时,基金公司支付给银行的客户维护费(又称尾随佣金)的支出比例达到16.15%,相比去年同期上升0.17个百分点,总额达到20.88亿元。

从上述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由于管理规模的下降,基金管理费的收取已呈现下滑态势,而真正坐地起价的当属占据终端优势的银行。这也与近几年,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不断增加不谋而合。

从金融业上下游的生态链看,银行业手握客户资源王牌,占据渠道优势,离开银行业的支持基金公司可谓寸步难行。

在巨大的规模压力面前,拼发新基金成为基金公司的主要策略。

管理费打八折难言满意

由于近年来基金公司牛熊市“旱涝保收”的固定管理费收取模式饱受市场诟病,推行管理费的收取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制的声音越来越多。

为了适应新形势,有消息称,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都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实行“一刀切”直接打八折的思路也被市场所热议。

从中国各类型公募基金收取的费用来看,各类费用均大幅高于欧美,存在明显的下调空间。即使在原有费率的基础上实行“一刀切”打八折,整体费率仍旧高于欧美共同基金2011年的平均值。

在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看来,降低管理费率,对于投资者来说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以主动型权益类基金这个当前怨气最大的产品类型为例,目前的费率标准是1.5%,八折之后是1.2%,投资者得到了0.3%的实惠,即每100元的投资,每年少支付0.3元的管理费。区区0.3元,相对于近几年的亏损,虽然不是九牛一毛,但也于事无补。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张洁认为,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基金持续优异的费后收益,如果基金持续亏损,即使管理费用分文不收,对于投资者也是无益的。单纯的下浮管理费用并不能弥补现在广大基民所承受的损失。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卢杨表示,很多国外的共同基金竞争激烈,基金公司所做业绩也呈现出差异化,费率也随着激烈的竞争正在稳步下调。这种下调不是单个基金公司的下调,而是行业的整体下调,这既有利于行业内竞争,基民也从中获利,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局面。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