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在外汇市场,趋势的改变往往伴随着的是市场主体行为的改变。
在过去几年当中,由于美元的贬值备受市场“认可”,全球投资者在买入大宗商品,以及抛售美元方面有着相同的欲望。
但如今,随着德、法、意等在解决欧债问题上面分歧严重,导致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欧元,以及影响力仅此于美国的欧洲经济联盟陷入了自欧元诞生以来最大的危机。
这让欧元挑战美元的路更加扑朔迷离。美元一币独大的历史似乎又要开始了。
自去年8月初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以来,美元指数已累计上涨逾14%。
在美国信用评级被调降之后,诸多人错误的认为美国国债将承受更多压力和打击。但市场低估了美国的金融实力,美联储仅用两次“抛短债买长债”的“扭转操作”就将国债收益率轻松压制。上个月,美国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1.5%,并打破纪录低点。
可以看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没有引起美国的金融动荡、使美元贬值,美联储还成功化解了“美债”风险,使得全球对美元的信心反而增强。并且美国政府的借债成本神奇般的下降了。
无论市场如何解释,相对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似乎差了很多。
在当下的金融及贸易市场,对美元的乐观跟对欧元的谨慎一样,都在蔓延。
在美元汇率走高,本币贬值预期增强的情况下,中国的诸多出口企业已经不再着急将出口得来的美元卖给银行以持有人民币,而是尽可能长时间的持有美元。导致中国金融机构的外汇储备开始减少。其连锁反应是,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都产生了对美元的需求。
跟中国一样,诸多出口型发展中国家企业希望更多的持有美元,用美元兑换本币的意愿和数量减弱,导致流入本国经济领域的本币减少,市场出现了流动性危机,中国、印度、巴西、澳大利等央行不得不大开降息之门。
目前我们需要研究的是,本轮全球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及认可度会延长至什么时候。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利用金汇兑本位制,将美元“品牌”宣传到了全世界,美元也因此而获得了飞跃式发展,取代英镑成为了世界主要储备、贸易货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因债务等问题放弃了金汇兑本位,但美元并没有退出国际舞台。因全球工业及中东战争的升级,全球对原油和“军事”方面的需求量继续增大,利用这方面的“扩张”,美元成了原油和军火商的交易“中介”。全球在贸易和储备方面反而对美元更加认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展开,以及本世纪初中国等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贸易总量的增长导致国际市场对美元的需求继续扩大,美元在提升国际地位方面第三次获得了成功。
个人认为美元的第四次“繁荣”开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自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整个市场恨不得即可买入美元。延续至当前的欧债危机,市场对美元的持有欲望还在增大。有数据表明,金融市场和各国贸易市场对美元的需求量均创下了历史性数据。
对于未来,投资者要明白一点,寄希望于突然间出现一个货币来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并不现实。分析美元未来走势的方法应该是美国及美联储自身因素,以及全球各国经济走势。
目前来说,全球在持有美元方面其实受益很少,美国利息保持在零附近,国债虽然有一定的收益率,但收益率非常之低。在这种情况下,美元的流向应该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倚重于企业利润的美国企融资市场;另一个是敏感于经济增长的商品市场;还有一个就是投机气氛非常浓烈的外汇市场。
长期来看,一旦更多企业获得资金,支撑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将实现市场预期的“承诺”,在2015年开始提联邦利率。而在这之前,美元所冒的风险依然较大,财政赤字和累积债务依然是美元背负的系统性风险。更何况当前的美元需求更多的是因危机创造出来的。
一旦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快速增长,欧洲经济开始触底,全球持有美元的动力将会直线下降。美元依然会面临购买力趋弱的风险。我个人预计这一时间点将在2013年末开始。
那时,欧洲经济触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金融系统免疫力提升,经济增长开始企稳;那时,大宗商品市场开始反弹;那时,全球性通货膨胀卷土重来。(财经专栏作家,黄金、外汇市场研究员 肖磊)
(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分析属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