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截至2011年8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相比2005年7月21日央行启动汇改之日已经升值29.4%;即便相比2010年6月19日央行重启汇改之日,人民币对美元也已经升值6.8%。这样大的升值幅度除了巴西里亚尔、瑞士法郎、日元和泰铢等少数货币之外,人民币已经是该期间各国货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最大的币种。
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态势似乎还要延续下去。央行于8月12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将汇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来表述,这表明央行可能还会进一步利用汇率工具。毕竟2010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上调准备金率12次,由于准备金率不断提高所带来的国内信贷萎缩不可能持续下去,进一步上调准备金率来对冲外汇占款渠道投放流动性的空间已经不大。与此同时,受到社会融资总量受到严格抑制等因素影响,央行债券发行量也很难放量。在这种情况之下,央行需要更多地依赖通过加速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避免外汇资金的进一步涌入,以期缓解央行的对冲压力。
对于将汇率作为政策工具的中国而言,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不再与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完全挂钩。当人民币供大于求或者存在资本外逃风险的时候,央行可能并不会主动让人民币贬值以免贬值预期强化资本进一步外逃。比如1998年金融危机时期,尽管其它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竞相贬值,央行却主动收窄人民币波动区间,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维持在8.27附近。再比如2008年9月全球性金融危机恶化之后,央行尽管停止人民币升值步伐,但并没有让人民币主动贬值,而是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维持在6.83附近。当人民币供小于求或者存在大量热钱涌入的时候,央行也不会轻易让人民币大幅升值,而是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人民币对美元每年小幅升值7%左右的节奏缓慢推进。比如,2005年7月21日至2008年7月21日,三年之内升值了21.0%,平均每年升值7.0%。而2010年6月19日至今的一年之内也升值了6.8%。照此来看,央行一旦决意继续使用汇率工具,无论外汇市场供求失衡的程度有多大,人民币每年会保持7%左右的升值幅度。
然而,当前人民币阶段性升值即将到位,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币汇率存在合理均衡水平,这一合理均衡水平也基本达到了。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预计最多还会升值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可能会在6.0附近实现有管理的浮动,人民币汇率弹性也将显著增强。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这种可能性。
首先,尽管当前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创新高,但人民币升值的资产价格泡沫效应不再显现。我们知道,资产价格是未来盈利预期的贴现,而贴现率一般是国内中长期利率。按照利率平价,国内中长期利率等于国外市场利率减去人民币预期升值率,再加上风险溢价因子。所以,当一国货币存在升值预期的时候,资产价格贴现率就会被压低,资产价格泡沫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