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2011高管问卷 “银行系”惹关注

2011年05月03日14:0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银行系 基金产品 基金业务 基金会计 基金销售 问卷 合资基金公司 高管人员 QDII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每一位参会的基金公司高管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督察长,都收到并填写了一份高规格的内部调查问卷。

“每次联席会议都有一份问卷,今年也不例外,从问卷中可以发现监管部门关注的重心,希望了解的业界动态。”有参会人士透露。

《机构投资》独家获悉,这份问卷共分七大部分,内容涉及行业现状、合资问题、对外开放、激励机制与人员流动、基金产品审核与创新,以及阳光私募和行业管制等其他方面。

问卷隐约透露,调查发起方正试图对基金业公司治理的现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前景等方面进行重新评估和考量。

“银行系”基金惹关注

据悉,该问卷为结构性问卷,通过“出资方式”、“高管职务”、“现任职务任职时间”、“公司成立时间”等选项,将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划分为不同群体。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述结构分类多少透露出一个信息,即调查发起方认为在这些分类下的基金公司,其治理情况、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是有所差别的。

如,按出资方式,可分为“内资公司”和“外资公司”两类;

按“任职时间”划分,可分为1年以下、1-2年、2-3年,以及3年以上;

按“高管职务”特地细分为“专职董事长”、“兼职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经理(非董事)”、“董事督察长”、“督察长(非董事)”六大类,其中兼职董事长还需增加回答“一年中在公司现场办公的时间”这个问题;

按“公司成立时间”划分,则分为2006年底前、2007-2008年底前,以及2009年之后三档。蹊跷的是,这并非以均等的时间跨度作为划分依据,第一段时间跨度从1998年第一批基金公司成立一直持续到2006年,第二段时间跨度则仅仅两个年头,第三段却是三年。

事实上,在第二段时间跨度内,我国密集成立了一大批银行系基金公司,比如浦银安盛、农银汇理、工银瑞信、民生加银、交银施罗德、建信等。

此后监管机构曾在长达20个月内一度中断基金公司牌照的审批工作,直到2010年7月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才打破了僵局。

这批“扎堆”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有不少在后来发展中被爆日子并不好过:股东矛盾、投资判断失误、人员流失……

对外开放分量重

“合资问题”与“对外开放”这两个“涉外”板块合计设置了29个问题,是问卷分量较为吃重的部分。

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表示,目前对待外资持股的事情上,政策层面没有变化。

“但目前市场不好,合资基金整体收益不高,监管层在审批速度上进行适当控制,是有必要的”,朱少平表示。

“涉外”基金——无论是资本金组成意义上的“涉外”,还是投资方向意义上的“涉外”,其已面临或将面临的状况,已经引起业界的较大兴趣。

所设置的问题聚焦在控股权、经营管理权、中外方股东优势、合资不良后果、中外方股东矛盾根源、到境外开展业务或开子公司如何操作、风险与困难等方面。

据悉,其中有几个问题都涉及到“扩大外资持股比例”的假设。如,有一个问题为——“如果进一步提高外资在合资基金公司中的股权比例,您认为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案可选项有5个,围绕“内资公司会否面临外资挤兑”来展开。

早期,证监会对外资进入我国基金业是持较为积极、宽松的态度。因此国内基金合资化步伐一直以较快的步骤推进。

2002年底,我国首家合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成立时,外方持股比例为33%——当时外方股东已经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如外方一般担任总经理,且在合资协议中制定了详细的增持计划。

短短两年后,2004年底,根据《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规定,外资在基金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就被放宽到49%。此后我国基金业掀起了新一轮合资潮。

不过此后外资持股比例一直被锁定在49%这个位置。

此番问卷挑起这个话题,是否意味着监管层对外资持股比例有继续松动的可能?又抑或是监管层试图收紧外资持股?会否加大开放QDII额度?

原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组组长王连洲表示,现在的合资公司失去了当初设立合资公司的本意。“当时希望引进投资新理念、优良的运作模式、优秀的人才等。”王连洲说,但现在合资公司普遍做得不怎么样——回报率不高、产品表现不突出、公司治理也不好、理念也不见得先进。

朱少平还指出,目前也不存在加大投放QDII的想法——我国多数QDII产品还在亏损,2007年亏的窟窿到现在都没补上,“如果现在加大投放,怎么对投资者交代”?

王连洲则进一步指出,国际市场有风险,要走出去,必须要有把控当地市场的能力和水平,掌握充分的信息。“就目前来看,国内多数基金公司并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还得继续观察、培养。”

尝试业务外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业务外包也被列入此次调查的范围。

在“行业现状”这个板块的第22题,提出“您认为以下哪些业务适合外包(可多选)”。备选项包括“投资管理”、“基金销售”、“信息系统”、“登记过户”、“基金会计”、“基金估值”等。

某与会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研究基金业务外包模式已经成为今年的重点任务。“把非核心业务外包,便于基金公司把费用和精力集中在投研领域,有利于提升业绩做大规模。”

目前基金业务外包仍较有限,仅有部分基金公司尝试客服外包和营销业务外包。

据透露,问卷还对公司治理、管理层考核、公司运营、股东关系、激励制度、放松管制、阳光私募、审核与创新、行业自律组织等方面展开调查。除了基础信息部分的5道题外,问卷正文共设了87道提问。

责任编辑:NF052(本文来源:今日财富-机构投资 作者:黄梅)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今日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