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2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行76个基点,再度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低点纪录。至此,人民币汇率在过去30个交易日里15次改写汇改以来新高,累计升值幅度达到0.79%。分析人士表示,美元弱势与抵御输入通胀的政策要求,为新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提供了注解,预计随着美元下行空间收窄,人民币升值步伐亦将放缓。
新高“常态化”
经过前期的休整与酝酿,2月14日之后人民币重新展现出加速升值的势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705元,较前一交易日再度下行76个基点,迫近6.57关口,并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低点纪录。至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连续五个交易日上行,三创汇改以来新高。
进入2011年,稳步升值正成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基调。回顾新年刚刚过去的30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已15次改写汇改以来新高,并经历了两波较为明显的持续升值过程。尽管在1月15日至2月14日期间,人民币汇率以平台整理为主,但仍难以改变人民币升值常态化的总体特征。截至2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年内已升值0.79%。
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自年初以来出现的升值走势,是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之中既包含有市场层面“被动”升值的因素,也反映了政策层面的意图。
从市场层面看,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指数表现疲弱,成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的主要推动力量。2011年以来,美元指数整体呈现探底走势。作为人民币“篮子”中的重要货币,弱美元带领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屡创新低不难理解。事实上,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走势的高拟合度,已充分显示人民币升值背后的“美元因素”。
此外,在人民币升值与升息预期之下,“热钱”的涌入也充当了人民币升值的推手。
从政策层面看,美欧经济复苏过程中,在营造全球性通胀氛围的同时,不断推高全球粮食、国际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由此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较大输入型通胀压力。为抵御输入型通胀,人民币主动升值也因此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选项之一。
短期升值步伐面临放缓
2011年人民币保持升值的大趋势已成为市场共识。不过,就短期而言,分析人士认为,在积累了一定的升值幅度后,人民币升值步伐或有所收敛。其关键因素在于,前期支撑人民币升值的“美元因素”有可能会有所弱化。
目前美元指数虽然仍维持弱势运行,但是未来继续下行乃至突破前期低点的风险并不大。诚然,相对偏高的通胀水平使得欧元区将领先于美国进入加息区间的预期难以消除,息差交易的资金流在上半年将限制美元走高的空间。不过,美国经济良性复苏已逐渐成为不争的事实,基本面复苏与国债收益率提升,使得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正在增强,美元也不至于出现明显的下跌走势。实际上,从近期美股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强弱分化上,已经不难发现资本重新回流美国本土的苗头。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美元短期不继续大步向下,依靠政策层面的单轮驱动,未来人民币走势更可能以渐进缓慢、波段升值的特征呈现。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张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