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券商报告唱多机械行业

2010年12月03日09:1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机械基础 核电装机容量 收盘价 煤机 机械行业 广发证券 航电系统 机械股 券商报告 核电技术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本月初,申银万国、广发证券相继推出了2011年机械行业投资策略报告,申万对机械行业2011年总体形势作出的投资策略为“看好”,广发证券的投资策略为“买入”。

两大券商对明年机械行业的发展持非常积极的观点,但投资者想要在众多机械股中选出具有稳定成长性与收益的个股,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这些券商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希望能给投资者带来帮助。

机械股13倍市盈率值得关注

从11月11日起上证指数出现8.72%的回调,而同期申万机械行业指数同期跌幅仅为3%,明显强于大盘。

广发证券分析师邱世梁认为,国内机械行业通过二次创新,工程机械、核电、高铁装备、造船等行业具备了规模优势,已经或者即将取得全球竞争优势,而机床、机械基础行业要取得竞争优势还需要较长时间。

我国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而城镇化加速带来的房地产建设和基建投资,提供了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长期发展的有利环境。根据广发与申万的分析,2011年、2012年基建、房地产趋势性放缓已成定局。但因为保障性住房、西部开发、户籍改革,以及因环保和人工成本上升而导致相关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等因素,都将有利于加快内地城镇化进程,而该进程中的大量基建投入,将有望抵消因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长期来看,由于工程机械属于经济强相关行业,城镇化加速将是未来工程机械增速维持在20%的有效保障。而工程机械类公司超预期增长的动力可能来自进口替代、多元化、零部件自制率提高等。其中挖掘机的进口替代空间较大,2011年预计行业增长20%,挖掘机将成为主流工程机械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内主流公司增速将超过50%。

广发证券建议在2011年13倍PE的估值下关注工程机械类一线公司,如三一重工 (600031,收盘价21.38元)、中联重科(000157,收盘价14.35元)、徐工机械(000425,收盘价51.98元)、柳工(000528,收盘价36.98元)、厦工股份(600815,13.71元)、山推股份(000680,收盘价15.26元)等。

两券商看好核电与煤机

申万认为,如果说工程机械等传统产业由于通胀压力导致政策预期不明,航天航空等产业短期受制于估值压力的话,受益于产业发展提速、整合带来新增需求的能源装备和轨道交通等产业,将有望获得预期中的高速增长,因此推荐核电、煤机、海洋工程和轨道交通等子板块。

申万最看好的是核电,因为核电有望成为“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的第一选择,也必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首选。预计核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85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30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15亿千瓦。广发证券基本持相同观点,同时广发证券还指出,我国的核电技术已经比较完善,政府在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战略下将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政策到技术再到配套产业链,都决定了核电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因此重点推荐中国一重(601106,收盘价5.79元)。

同时受申万推崇的还有煤机行业。申万预估“十二五”期间煤炭产量将达45亿吨,煤炭开采机械化率到2015年将至少达到75%,将成为煤机行业保持高增长的政策契机。而广发证券的分析同样支持以上看法,同时广发证券还认为随着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将带来对高端设备的需求,而设备更新换代在未来几年也将进入高峰。2003年到2009年,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从437亿元快速增长到302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维持在60%以上,这一时期采购的设备按照5年的更换期,将在未来几年产生大量的设备更新需求。因此综合两家机构观点,可以关注郑煤机(601717,收盘价40.27元)、天地科技(600582,收盘价24.58元)、尤洛卡(300099,收盘价114.51元)。

航天军工同样为申万与广发所关注。目前来看中国兵器、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电子科技集团、核工业集团大规模整合重组还未启动,但可以预计,这些集团在未来一年将加速重组进程。可以关注舰船制造业的中国重工 (601989,收盘价10.87元);航电系统的中航精机(,收盘价);北斗导航概念的四维图新(002405,收盘价50.46元)、国腾电子(300101,收盘价99.42元);卫星应用、航空导航方面的中国卫星(600118,收盘价26.07元)等。

此外,广发证券对造船业颇为看淡,尽管自今年4月份开始,造船业的新接订单超过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开始上升,但广发证券认为订单数据逐渐向好的原因主要来自低钢价以及低船价,船东抄底意愿导致后期下单提前,长期看,鉴于运力过剩严重,因此订单反弹不具备持续性。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张雨)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