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9月到2009年4月,共计21家银行发行总规模计1012亿元的次级债
随着建行、光大、民生银行今年以来陆续发行次级债及混合资本债,多家银行均表示有发债计划。据了解,自四大国有银行筹备上市以来,这样的次级债发行密集程度以及规模大小确属罕见。统计显示,目前银行业交叉持有次级债的规模约为3000亿元。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尽管不少银行为提升资本充足率而有着较强的发债冲动,但目前为止,尚无银行超越银监会规定的“商业银行持有他行发行的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总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20%”的监管红线。
为资本充足率“补血”
根据记者统计,从2008年9月到2009年4月,共计21家银行发行总规模计1012亿元的次级债。近期已经有包括工行、中行、交行、兴业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公布了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发行预案。计划发债规模达3000亿元以上。
不少商业银行在上市之初,曾深切地感受到发次级债以提升资本充足率的好处。不仅如此,深发展不久前披露的年报显示,得益于其去年在债券市场上发行的80亿次级债,其2008年的资本充足率比2007年大幅上升48.7%,达到8.58%。而为了达到银监会要求的10%的目标,深发展计划继续通过实施发行次级债、混合债券等补充资本充足率。
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直接从债券市场融资困难,利差也在缩小,银行只能依靠发行次级债来补充自己的资本金。另一方面,次级债的低成本对于银行也具有一定的诱惑。目前处于低利率时期,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也处于下降阶段,此时融资成本较低。最近两期光大、建行的次级债票面利率仅为为3.75%和3.2%,略高于同期的国债。
“过剩”与“不足”
不过,通过次债“补血”,也有可能不能被完全吸收。由于银监会规定,长期次级债务的可计算价值以核心资本净额的50%为限,因而,深发展在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时候,就遇到了红线,因此,有6.5亿元的次级债暂无法计入附属资本,需待核心资本净额进一步提高时才能发挥附属资本的作用。
而且“补血”补的只能是资本充足率。数据显示,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大幅上升的同时,核心资本充足率却同比下降8.67%至5.27%。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单一银行,发行次级债确实有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但是对于整个银行来说,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并没有改变。他指出,要提高核心资本,必须要提高盈利水平。然而苦于目前市场工具有限,“股市的低迷,所以通过定向增发增加核心资本并不现实,留存利润、减少对股东的分红,这些作用也不大。”此外,风险加权资产又在上升。“这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并非单一银行的问题。”
银监会密切关注风险
“银行间过度交叉持有次级债和混合债券,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形式上的要求,实则风险并没有传导出去,存在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一位债券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
由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银行资金占据绝大部分,尤其次级债在市场上流通性很差,基本上都是银行间互相持有。
因此,有人担心,互持次级债会虚增商业银行的资本。这将造成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远远超过其与可动用资本相匹配的、真实的风险承担能力。
对于次级债的风险,银监会也一直都在予以关注。一位相关人士介绍说,银监会对于次级债的持有规模有严格的规定,商业银行持有他行发行的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总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20%,而且其风险权重高达100%。“超过20%的部分要从资本内扣除,有一些很严格的措施,跟国际上基本一致。而且据我所知,现在没有超过20%的。”该人士表示。
此外,他指出,由于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比较大,资金比较充裕,容纳银行次级债的发行应该是没有问题。“即便资金不充裕,市场也不会完全按照银行的规模来看,大家会更关注发行银行的质量。”记者 李丹丹 苗燕
|